沙晶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間關系的學科,人們很難將其與德育教育聯系在一起,認為德育教育是政治、語文等學科的教學任務,其實不然,在數學課程的各個章節中,也蘊藏著一定的德育因素,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們,要注重對所蘊藏的德育因素進行有效挖掘,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的同時,還能得到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關鍵詞】德育教育 初中數學 數學教材 數學史實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56-02
數學作為一門理性學科,除了所具有的客觀性、知識性與工具性特征外,還具有思想性、文化性等特征,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除了向學生講解數學各個理論知識點外,還要注重對數學所包含的思想和文化內容進行挖掘,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數學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樹立積極的情感,培養良好的品行。那么,我們該如何將德育教育有效滲透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呢?下面,筆者就從以下兩方面,來闡述自己的認識和做法。
一、利用數學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數學課本中,有關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屬于隱性內容,所占的地位并不明顯,這就需要廣大數學教師對數學教材進行全面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極力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進而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比如,在教學《應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義演》這一節時,本節內容是以“希望工程”義演為例引入課題的,而希望工程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絕佳素材,于是,筆者就充分利用本節課,將德育教育有效深入了其中,具體方式為:
一上課,通過電腦投影給學生普及了“希望工程”的知識,播放了有關“希望工程”的圖片,如著名的“我要上學”的照片,一位大眼睛小女孩手握鉛筆,眼睛直視前方,眼睛里充滿了求知的渴望,同時,還播放了很多貧困地區孩子們艱苦生活和學習的圖片,如一群孩子靠著教室的墻根吃著清湯寡水、自己排著隊洗碗、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另外,還呈現了多個通過希望工程活動幫助貧困地區學生解決家庭燃眉之急以及順利升入大學完成學業的事例。
隨后,筆者向學生問道:“看了這些圖片,你們的感受是什么?”
生1:感覺他們很可憐,條件這么艱苦,吃不上有營養的飯菜,穿不上干凈得體的衣服。
生2:很值得敬佩,雖然學習條件艱苦但是他們的求知欲望還十分強烈。
生3:感覺自己的心靈被觸動了,與貧困地區的孩子比,我們太幸福了!
……
師:那么,你們以后是不是要懂得珍惜,不浪費任何的學習和生活資源,并且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后自己有能力了也積極幫助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脫離生活和學習的困境?
生(齊聲回答):是!會的!
這樣,我通過給學生播放有關希望工程的資料圖片并談所見所感,讓學生懂得了珍惜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努力、積極地學習,長大后盡自己的最大的能力來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從而建立互助友愛的人際關系和助人為樂的社會公德。
二、利用數學史實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數學,是一門古老的科學,古往今來,有無數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工作者對其進行了源源不斷的研究和探索,并獲得了很大的研究成就。所以,身為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引出數學的發展史實,讓學生對我國古往今來數學的發展有詳細的了解和認知,對優秀數學家的研究成就產生敬佩之情,進而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比如,在講述有關“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時,我們就可向學生介紹:公元前2000年,為了將治水中的地勢測量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大禹就利用了直角三角形的知識使這一難題輕松解決,這要比西方國家對三角術的研究早出了2000多年。通過這一數學史實,讓學生看到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對古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講述有關“勾股定理”的知識時,給學生介紹了勾股定理的發展簡史,如給公元前十一世紀,數學家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根據這一典故,將勾股定理稱為商高定理。公元三世紀,三國時代的趙爽對《周髀算經》內的勾股定理進行了詳細的注釋,并制作了勾股圓方圖,通過使用數形結合計算出了方法,對勾股定理進行了詳細的證明。另外,我們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各種有關我國古代注明數學家在數學研究領域所獲得的成就,如劉徽的杰作《海島算經》《九章算術注》是我國寶貴的數學遺產,還有祖沖之得到正確的求體積公式,寫了《綴術》一書。北宋人賈憲完成《黃帝九章算經細草》等等。這樣,通過向學生介紹我國的數學發展史實以及著名數學家在數學領域所獲得的輝煌成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感,有助于培養學生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的精神。
總之,德育教育是每一位學科教師都應承擔和付諸于實踐的教學任務,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十分重視德育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的同時,還能得到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杜樂坤.《初中數學德育教學的實踐研究》四川師范大學201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