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琦
【摘要】初中數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各個學校摒棄,隨著我國教育的全面改革,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已經發生深刻變革。創新性教學是新課改所提倡的理念,隨著信息時代、科技時代的到來,初中數學教學既強調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等,同時,強調尊重差異,因材施教的開展分層教學;豐富教學手段,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在創新教學的模式下,引導學生理論與現實的結合,使學科看起來更豐富,更充實,更有質感。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創新 教學觀念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34-01
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理念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進行教學設計,我認為要關注以下幾個基本環節: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革的主要思路,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教學以學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沖破了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必須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強調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及終身學習的能力。體現新的理念,將新的理念滲透到教學環節中。
一、轉變教學觀念,做到教學理念的創新
初中教學,舊的教育思想、舊的教育觀念、舊的教學方式仍然存在。數學教師在這一方面尤其嚴重,依舊用自己老一套的教學模式,學生仍然是被動的去學習。傳統的教學觀念是以教師為中心,即講授式教學。老師在上課之前把所有的東西都安排完畢,完全按照自己所安排的時間順序表來進行,絕不打破,連走進教師要說什么,要問什么,今天的教學任務是講課本上的第幾頁,一共講多少道題,需要幾個人上黑板來做練習等等都安排完好,細看沒有一絲瑕疵,但是仔細一想,在教學過程中這樣的精心安排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效率嗎?老師為主體,學生在被動的學習,喪失學習的興趣,他們還能跟著老師走多遠,如果我們能轉變這種傳統的老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主動地學習,那么,收到的效果將是,學生對語文知識將會有更加濃厚的興趣,更加自覺地去探索數學知識天地里的奧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與學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要想在教學的過程中收獲最佳的效果,就必須轉變傳統的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如何在課堂上創新教學理念,要做到以下幾點:轉變教師的角色,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學生,創設沒有精神壓抑的學習環境;調整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居高臨下向平等和諧轉變。最終目的是使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互聯網,做到教學手段上的創新
21世紀的今天,是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做到教學手段上的創新。現代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也促進了現代教學手段的進步,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也開始逐步走向使用數字多媒體技術的階段。作為高科技產物的計算機輔助教學也正融入我們的課堂教學。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數學的邏輯性、抽象性太強,很多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利用計算機處理數字、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和動畫,給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帶來了新氣息,打破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沉悶氣氛。多媒體教學系統已經逐漸被引入教學,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采用,多媒體教學系統有著較好的視聽效果,特別在數學幾何方面,能夠給學生留下最直觀的感受,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數學知識中靜止的圖形經過動態展現出來,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改變傳統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在教學中發揮很大的作用。我們的多媒體課件技術的應用已經得到了普及,我們應該正確的運用這一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三、提倡互動式教學,做到教學方法上的創新
對于教學方法的創新,需要與時俱進,換句話講就是學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如若不能按照學生的需求方法來,那么教師所實行的教學根本沒有意義。縱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單一,都是老師的傳統教學方法,這樣無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也要知道和幫助學生調整好學習的方式,積極倡導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以及上述學習的方式交互使用和整合。教師的數學教學方法可以把數學文化和基礎知識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比如老師在講一個概念時,可以把這個概念的提出者的生平事跡講一下,讓學生對這個公式概念更為深刻。在這里提倡集中教學方法:課堂講授法;情感教學法;主客體互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踐鍛煉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都是根據現在的學生的特點而構建的。老師要根據實際運用教學方法,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想結合,使每個初中生都能在數學課堂上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學習。
近觀最近幾年的教學,初中數學的創新在新視野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老師越來越關注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也參與各種培訓,學習新的教學手段,每位老師都能掌握多媒體的運用和基本的辦公軟件,同時也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盡量使自己的教學方法能夠適應每一位學生,促進數學成績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孫煥昭.《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M].《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2011年第4期.
[2]高雪明.《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及對策》[J]. 教育教學論壇.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