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強
摘 要: 數學課堂是靈動的、多變的,構建高效高中數學課堂需要教師關注課堂中的各種生成。本文從高中數學課堂動態生成基本特點分析,以及高中數學課堂動態生成具體實施過程兩個方面闡述了關注課堂生成的重要性。旨在指導教學過程中如何處理學生存在的疑問,以及學生提出的各種游離于教師預設以外的問題,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
關鍵詞: 高中數學 動態生成 基本特點 實施過程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高中數學學習的活動不再是單一地接納知識,而是在學習過程中開發智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數學課堂是千變萬化的、靈動的,各種生成在教師的預設之外。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各種思維變化,讓他們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一、高中數學課堂動態生成基本特點分析
1.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課堂
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學模式是圍繞教師和書本進行的。受到課堂時間的限制,往往需要加快教學進程,學生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討論思考,更不要說進行探究活動了。這樣將學生束縛在教學進度之下,學生當不了學習主體,學起知識就會越發被動起來。因此,教師需要盡可能改變現狀,特別是師生關系上,要敢于打破以往的制約,以平等的交流方式,在相互學習中共同進步。
2.充分體現師生與生生互動
在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師生之間的互動往往是以一道數學問題為主體,進行一問一答互相提問、互相解答的方式進行的。這其中包含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整個課堂氛圍亦因此充滿了活力。良好的課堂環境不僅是表面上的安靜有序,激烈的爭辯和互相質疑的討論形式,而且是新課標要求的新型課堂模式。教師不僅能為學生傳播知識,而且能在與學生的互動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加以改進,達到雙向共贏的目的。
3.充分體現課堂教學開放性
生動的課堂教學氛圍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每個學生都是特別的存在,教師對于課堂上的每一名學生都需要加以重視,努力發掘他們每個人的潛能和優勢。課堂上,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之后,往往不同的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提出的問題也不同,解題所采取的方法自然也是各種各樣。這就需要教師尊重他們每一個人的看法,不論對錯,對于好的方式需要肯定,對于錯誤的方法要及時指正。這樣才能體現出開放性課堂的特點。
4.充分體現教學過程真實性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的舞臺,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在這里收獲成功的快樂。傳統的課堂,教師往往把上課當做任務來完成,態度過于嚴肅死板,課堂死氣沉沉,毫無樂趣,使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產生厭煩和抗拒心理。其實不然,真正動態的課堂環境,本來就是自由和諧開放的,每個師生都可以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只有敢說敢講,教師才能更直觀地了解他們,才能及時對癥下藥,幫助他們克服數學學習上的難題。
二、高中數學課堂動態生成具體實施過程
1.在教學內容的呈現中實現有效生成
2.在筑牢情感根基中實現課堂有效生成
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過程。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越高,課堂氛圍越活躍,教學效率自然會隨之提高。相反,要是學生都不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學生所吸收的知識更是少之又少,教學效率自然也就低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情境再現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要求學生以解答生活中實際題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排列組合”時,就到舉了這樣的例題:“郵局有3個郵筒,小明拿著4封信件,請問他有幾種不同的投遞方式?”問題一出,學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法。通過解答這樣的問題,既結合了生活實際,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數學解題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3.在學習技能積淀中實現課堂有效生成
4.在錯誤的反饋中實現課堂的有效生成
綜合上述,關注課堂生成是構建動態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這就需要我們在引導學生開展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教育對于廣大教師而言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因此,我們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各種生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只有這樣,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才會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白小軍.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J].新課程研究,2013(04).
[2]王宏有.高中數學多媒體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3).
[3]唐國慶.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