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 要: 實踐操作能力對培養學生而言是極為重要,尤其是初中學科教學中,初中化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方面有更高要求,現階段的初中化學教學中,盡管教師已經采取一系列措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因此,新課標指導下,教師應當采用更多元化的課堂情境創設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意識,以更多種多樣的方式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初中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 初中化學 創新實踐 教學質量
現代社會越發重視和強調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向。當然,初中化學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同時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其針對學生應當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學習的前提主要是思維能力,初中是學生形成良好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初中生本身思維方式是不確定且活躍的,這也是促進學生形成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現代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營造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在一定程度上說是一種藝術,尤其是針對充滿奇跡和色彩的化學課堂教學而言,教師進行課堂導入時,應運用激情式導入方法,促使學生更積極地投身于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在化學實驗課前導入中學習氫氣時,可以先將氫氣在空氣中燃燒,以此向學生展示,讓學生看到藍色的火焰,將其伸入燒杯內,內壁出現水霧。這樣一種不尋常的現象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再針對這一情況進行分析解釋,從而有效講解氫氣的性質,以此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培養。
2.多種教學方法并行
初中化學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最為顯著的特征在于將理論同實踐充分結合,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更好地增強教學效果。
其中,教師應當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課堂展示是整個課堂設計的集體體現,為了使之達到良好效果,教師應當充分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從學生實際情況入手,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以此增強化學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章節性基礎知識教學過程中,先鼓勵學生自學,發現問題,可以向教師提出,然后教師進行引導,共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在基本化學式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默寫,然后分析,以此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入更多教學工具,諸如多媒體技術,化學本身是一門較為神奇的學科,其中許多物質和現象都是很難呈現在課堂上的,為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以此直接刺激學生感官,從而達到教學效果,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化學教學,能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整個實驗過程,充分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二、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化學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實踐性更強,大多數教學任務都需要通過實驗完成,同時,對于初中生而言,化學是一門全新學科,是一項全新挑戰,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1.充分結合創新和課堂實踐
理論知識同實踐知識相結合,是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最為顯著的特征,一系列化學實驗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理論知識和相關實驗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運用各種理論和實踐知識,并且將這二者充分結合。例如:教師講解氫氣的實驗室制法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生課下針對已學知識進行理論分析,進而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創新,這樣,不僅能有效加深學生對實驗的認知,而且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2.促進生活實踐活動
正所謂生活是一切知識的根本,化學實驗大多是同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因此,部分實驗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為此,日常生活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多關注各種化學現象,鼓勵學生進行生活化實驗,以此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例如:講解各種金屬受熱反應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并不能完全展示每一種實驗,大多金屬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學生對此有一定了解,這便可以進行生活化實驗,讓學生在生活中實驗,以此鼓勵學生多多關注生活。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整個初中化學教學的重點和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學生的根本要求,為此,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創設教學情境,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有效開展課堂教學實踐,充分聯系生活,進而有效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聶允.澳大利亞科學課標中初中化學內容分析及其啟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