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軒
【摘 要】職業能力是從事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核心要求。在我國,職業音樂表演教育發展規模小、起步晚,在課程設置、培養模式等方面,與本科院校教學模式形成類似,雖然部分學校進行了改革創新,但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職業能力”仍略顯模糊。培養高職音樂表演專業人才應該緊貼市場,強調職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中圖分類號:J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181-01一、高職音樂表演專業“職業能力”的重要意義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職業學院應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對音樂人才“職業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音樂活動不再只是高雅藝術殿堂里的奢侈品,大量的音樂活動走向社區,走向文化廣場,通過互聯網、新媒體迅速傳播。因此,構建一個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體系,成為高職音樂表演專業教學改革探索的熱門。近年來,通過多種調查形式,我們不難發現,高職音樂表演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學生通過系統的專業學習與扎實的實訓課程掌握從事音樂產業所需的基本技能。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是一所綜合性民辦高職院校,研究學生的“職業能力”對開拓音樂表演專業的職業教育發展與探究意義深遠,對音樂表演專業培養德智體綜合發展,擁有較好職業道德,掌握音樂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適應社會音樂市場能力要求,具備從事音樂表演,組織群眾文藝活動及中小學、幼兒園音樂教學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模式具有指導意義。高職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關乎其畢業后是否能夠順利走向相關工作崗位。音樂表演專業培養模式中的“職業能力”拓展部分,也能幫助畢業生適應在文博館、社會團體、文化市場等單位從事宣傳、策劃、表演和管理工作,以及在文化藝術產品生產、新聞出版等企業從事營銷、管理、文化傳播等工作等。二、產業轉型升級及區域經濟發展對音樂表演專業人才需求的影響(一)專業發展的趨勢。近幾年來,我國藝術教育逐年發展,教育理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原本只為少數人服務到每個人都有接受藝術教育的機會,藝術教育走進了千家萬戶。隨著社會城鎮化轉型加速,社區文化、鄉鎮文化隨之發展起來,迫切需要更多從事基層音樂傳播工作的專業人才,這為我們高職音樂表演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就業新需求。廣東省內開設音樂專業的高職院校大多數集中在廣州及珠三角地區,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也導致了畢業生就業地區分布失衡。但隨著廣東省經濟發展改革,省內二三線城市市政建設、交通建設、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生活環境、工資待遇、經濟建設等方面都有明顯改善,基層音樂活動及就業崗位應運而生。我校生源大多來自于粵東、粵西地區,學生越來越親睞回到家鄉就業、創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高職音樂專業就業市場的明朗。(三)音樂表演人才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對音樂表演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提出了新的變化,音樂不再是高精尖的少數人獨享的精神產品,音樂產業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互聯網+”在我國逐步流行起來,網絡的介入必定導致音樂發展空間繼續擴大,音樂的欣賞和傳播將會突破傳統模式,無線音樂門戶公司可以通過無線數據獲取盈利。個性微電影的音效制作、慶祝活動音樂DJ、數字音樂版權管理、版權經營等越來越多的新興就業市場向高職音樂專業畢業生拋出了橄欖枝,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培養目標,正好符合當下社會發展需求,給我們教學培養計劃的制定提出了很大的改革空間和挑戰。(四)高職音樂表演專業就業崗位。核心崗位:1.歌舞表演團體、合唱團體、專業文藝團體演員、基礎音樂教師;2.廣播電視局、地方文體局、部隊文工團;3.文化娛樂傳播公司、演藝經紀公司,從事音樂表演、傳播、教育、培訓等工作。拓展崗位:1.宣傳、教育、文化、公安等國家機構;2.廣告公司、文化傳播公司電視臺、廣播電視、音樂環境工程設計、策劃宣傳人員、數字音樂版權管理、版權經營、編務、唱片公司的電子音樂制作、MV制作、節目創作、數字影視制作、媒體研究、畫畫合成等;3.舞臺音響導演、聲學工程師、音樂錄音制作工程師、網絡電臺音樂制作工程師、電影電視片尾曲插曲編輯工程師。從事音樂傳播及音樂行政管理、傳媒、音樂編輯、錄音等工作。自主創業:1.個人音樂工作室、錄音棚;2.MIDI音樂制作人;3.琴行、獨立藝術培訓機構;4.自由職業藝人。三、結語伴隨著國家城鎮化腳步的加快,我國對基礎音樂教育的需求不斷加大,互聯網+多媒體音樂傳播對具備專業技能的音樂人才也是求賢若渴。如何抓住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一批優秀的音樂專業新型人才,都將是高職音樂表演專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作者簡介:龍 軒,男,漢族,湖南人,助教,音樂學專業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竹笛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