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煥賢
【摘 要】班級文化是班級的靈魂所在,是班級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它對于學生的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它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實際工作中應該結合實際搞好班級文化建設,使班級文化在教育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本文結合筆者日常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就如何進行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提出了班級文化建設可以從“設置班級奮斗目標,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風貌”;“ 精心布置教室環境,增添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樂趣”;“ 建立班級制度文化,激發學生主體意識”;“規范學生言行,讓學生在一言一行中得到提高”;“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班級活力”等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班級文化 制度文化 環境文化 班級風貌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6-0216-02
班級文化反映的是班級這個特定的社會組織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是一種滲透在班級一切活動中的理念與靈魂。班級文化是班級師生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體凝聚力和良好班風的必備條件。班級文化建設不但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與實踐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以良好的文化氛圍感染學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下面,筆者結合長期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提出了如何進行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幾點做法:
一、設置班級奮斗目標,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風貌
班級集體的精神狀態和學習風氣,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內容和“靈魂”。作為班主任,心中應有十分明晰的“藍圖”:從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學生實際出發,制訂好工作計劃,且每一階段又有不同的目標和要求,以利于操作和實踐。而班級不同層次不同階段奮斗目標的設置,對形成班級集體的精神狀態,無疑是十分關鍵的。
開學初,我向全體學生提出總體要求,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確立個人和集體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同時,結合校訓和班級實際,明確提出自己的班訓:“今日新星,明日精英”,作為學生長遠目標與準則。其次,根據學生的特點和一定時期的班級現狀,確立短期目標,并設計班級標語和口號。(如當學生出現學習焦慮或成績處于低谷時,我們的口號是“一份耕耘,有時未必一份收獲,但長期耕耘,則必有收獲”;為了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生們設置了“用你行動的彩筆繪出班級的燦爛,用班級的光輝引你走向美好”等等標語;面對學生的驕傲情緒和忽視學科學習基本功的現象,我們提出了“我們所知的很小很小,我們未知的很大很大”、“學習的最大敵人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知識”,提醒學生不要滿足于已有的成績和已知的知識,應該夯實基礎,踏實前進,等等。
二、精心布置教室環境,增添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樂趣。
心理學家說過:自然環境的影響主要地通過對客觀存在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 教室是一個班級的載體,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志之一。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優美而溫馨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陶冶學生的情操。
1、注重教室的衛生。干凈的教室不是打掃出來的,而是保持出來的。平時的工作中,我經常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看到地上有紙屑就主動撿起來,課桌椅擺放整齊,粉筆、小黑板、掃帚等也要擺放得井井有條,決不讓農家大院“臟、亂、差”的現象在教室內出現。
2、重視教室的布置。教室布置可以個性化,我的做法是:(1)教室的兩側張貼名人名言及名人掛像,有時也發動學生用自己的畫畫、書法作品等來點綴。(2)教室的四角安排成自然角、科技角、作文(業)角、公布角等。其中自然角可在花盆里種些萬年青、鳳仙花之類常見的的植物,或讓孩子擺放兩三個小魚缸,讓孩子養些小金魚,既給教室增加溫馨感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科技角可展出學生的一些小制作、小發明,培養科技意識;作文(業)角長期展示優秀作業、優秀文章,形成你追我趕的風氣;公布角公布課程表、作息時間表、當日值日生等情況,增強班級管理信息的透明度。(3)教室后面要求小組每個月輪流出黑板報,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4)在黑板上方掛國旗、班旗及班里的口號,讓學生時常感受到班級目標的鞭策。(5)設立自我警示卡,可貼在書桌的左上角,卡上可以有自己的奮斗目標、座右銘、提醒自己要改掉的壞習慣等。
三、建立班級制度文化,激發學生主體意識
一切文化都是在人們實踐中產生和形成的,要廣泛深入地被人們所接受,不僅要通過外在的教育灌輸,而且也需要一定的硬性制度去加以規范和約束。馬卡連柯認為:“紀律是達到集體目的的最好方式,紀律可以美化集體。”班級制度文化作為班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作為班級文化的表征,又是班級文化的有效保障,據此,以班主任為首的班級骨干成員,必須依據新課改“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具體的學校管理制度的指導下,制訂出更加符合本班特色的、更具人性化的班紀班規。
我班的班規是由班隊干部討論后制定并提交給全班學生進行表決才開始實行的,并且在實行中不斷進行完善。我們的班規包括學習、活動、衛生、安檢、儀容儀表、午休等各個方面,并進行了分數量化。“班風正,學風盛”,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我們在常規量化中設了很多獎勵機制,盡量減少懲治手段,因為利用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往往會適得其反,在班級量化考核中采用多加分少扣分的形式,并采用每周評出一名常規之星,每半期評出十名“常規標兵”,到期末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用常規分兌換獎品的辦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班級活力
有影響、有特色、有內涵的班級活動是活躍班級氣氛,增強班級活力,促進班風建設的有效方式,也是展示學生風采、鍛煉學生素質,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每學期,我班除了重視學校指定的各種活動外,還長期堅持搞一些具有班級特色的活動。比如一日一思活動:俗話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為了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讓他養成每日反思總結的習慣,我讓學生每天在日記本上寫三句話:分別是:每日一得,每日一失,改進措施及啟示,大多數學生都養成了每日省吾身的習慣。 勵志故事演講活動:為了培養同學們吃苦耐勞、好學上進的意志品質,我班特別抽出每天課前的5分鐘時間,進行每天一則勵志故事演講比賽。同學們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自己也不由得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動,立志要向他們學習。此項活動不僅培養學生閱讀和學會傾聽的良好習慣,同時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更使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感悟人生,意識到堅強、努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質的可貴,并努力養成這些意志品質。有了這些勵志故事的潛移默化,同學們一個個熱情高漲,很快就形成了同學間團結互助,學習上你追我趕的優良班風。
綜上所述,班級文化建設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系統工程,它代表著班級個性,班級的形象,體現著班級的生命,是班級全體師生共同創造的財富,是全體師生共同勞動的結晶。當班級每一個學生內心充實、滿懷激情,富有朝氣,活力四射的時候,不再是只有幾顆“緊隨月亮的耀眼星星”,而是形成“群星閃爍”局面的時候,我們的優秀班級文化就開始生成!
參考文獻:
[1]藍苗苗.營造和諧班級心理環境的探索[J].廣西教育.2013年05期
[2]張君.營造和諧班級環境,提升班級文化品位[J].班主任之友.2013年03期
[3]周勇.魏書生管理模式的班級文化視角解讀[J].徐特立研究.2012年01期
[4]許亞娥.董月娥.班級文化:精神文化是靈魂[J].輔導員.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