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華
【摘要】小學美術強調,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體驗到美術的真正內涵。所以,美術教學應該側重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構建一個審美心智,主動參與到審美的體驗活動中去。本文就主要討論小學美術體驗式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 體驗教學 審美
一、將美術引入生活,感受原始美
有一些美術界的人們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事物,但是對于世界的概念卻沒有一個特別的定義,每個人觀察世界的角度不同,對于世界的理解也就不相同。小學美術教學如果對傳統的教學做一個預先的定義,讓學生被動的去學習,去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效果反而是十分不理想的。應該,讓學生有一個寬廣的思維空間,讓學生針對不同的情景制定不同的繪畫策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按著自己的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去自我發揮,反而會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以及提升他們的審美素養。例如:再讓學生學習《彩泥卵石》這一課程時,教師就應該充分發揮大自然的地形特征,讓學生走進生活,走入大自然,親身體驗一下,在課前讓學生做好準備工作,去采集一些卵石,上課時教師再讓學生利用好每個人自己所采集的不同的卵石,這樣的教學效果十分明顯,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二、轉變教學方法
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改變原用的不重視、沒有突出美術教學重要性的不平等的教學地位。小學美術教學可以體現學生的審美素養的高低,所以,應該,將美術教學劃入學生綜合素質考評中去,作為其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將體驗式教學融入到小學美術的教學方法中去。
此外,要對于教學的教學進行適當的刪減與修訂,小學美術的教學課本不能太過于單一,應該是多元化的構成小學美術的教學課本,這樣才能融合不同方面的元素構成美術課本的實用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學生的審美素養的培養,以此作為教育發展的基本路線,加強學生在體驗美術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要讓學生發揮自我的想象能力,設計能力,從而培養他們的美術素養。
結束語:
小學美術應用體驗式教學,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以及他們的鑒賞與欣賞的能力,從而提高我國的初級教育,為我國的“科教興國”戰略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程明. 多媒體環境下的小學美術體驗式教學探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4.
[2]宋小玲. 體驗式教學激發美術高中生學語文興趣的探討[D].廣州大學,2012.
[3]楊鳳林. 高師教育理論課體驗式教學策略探析[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0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