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佳音
【摘 要】做好職業中學畢業生實習階段的心理疏導,直接關系到學生將來的就業,也關系到職業學校的發展。因此,本文針對職業中學高三年級學生頂崗實習階段遇到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應對方法,以期為社會培養和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頂崗實習 就業壓力 心理疏導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2-0156-02
“頂崗實習”是職業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也是學生走向社會的一個準備期和適應期。職業中學畢業生不同于普通高中學生,大部分普高學生畢業后沒有就業壓力,他們一般會考大學,有大學四年作為緩沖。而職業中學的學生卻沒有時間緩沖,他們畢業時年齡都還不大,大部分只有十七八歲,心理與生理年齡都不算成熟,卻需要直接面對就業的壓力和對工作的選擇,而這種壓力與選擇即便對于相對成熟的大學畢業生來說也是很難應對的。因此,了解與分析職中生就業前的關鍵階段——實習階段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并做出相應的心理輔導就顯得尤其重要。
大部分職業中學在學生畢業前半年或一年都會結束常規教學,轉而進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實習階段。大部分職業學校從學生三年級時就開始安排實習。進入實習階段后,我們發現學生主要呈現出三個特點:首先,畢業前學生學習壓力相對減小,就業壓力增大;其次,由于學生初次步入社會,心理準備相對不足,普遍表現出對工作環境的不適應,不能長期留在一個用人單位;最后,由于實習的需要,學生流動性較大,心理不穩定。
一 畢業前學生學習壓力相對減小,就業壓力增大
職業中學進入實習階段的學生,往往臨近畢業時年齡都還不大,許多人心智還不夠成熟,抗挫折能力相對較弱。對他們來說,兩年的學習時光稍縱即逝,馬上面臨就業,會使一些人出現心理問題。比如,有的同學一看到身邊的很多同學被實習單位挑走,而自己的實習單位還沒有著落,內心就十分焦慮。例如女生甲,她是從農村來市里學習的,因為實習單位幾次面試沒有通過,而家長又迫切希望她能在市里找個好工作,導致她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有的同學在經過幾次不太順利的實習后,會產生情緒低落、自信心下降、灰心失望等情緒,甚至會對面試與實習產生恐懼心理。這個時候,輔導老師就要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失敗,幫助學生克服自卑感、樹立自信心。例如,我通過班會給包括女生甲在內的所有面試失敗的同學進行了分析:其實大家在實習階段,即便遇到這類面試或實習的困難與挫折,也不應該太灰心失望,因為學校所學的知識與工作所需的專業要求相比,一般都會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實習單位千差萬別,對實習生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幾次面試都沒被挑中,或實習遇到挫折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
輔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情況分析與心理疏導的同時,應該鼓勵學生繼續提高自己的能力、磨煉自己的意志,努力使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努力使學生提高面試技能,并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特長與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實習階段,輔導教師還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爭取通過多方面努力來幫學生排解壓力。
在三年級實習階段,學生除了要面對不同的挫折外,還表現出對新的學習方式的不適應。在實習階段,學校不再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而是要求學生待崗期間在學校能夠自己主動學習,并能夠根據自身存在的不足給自己制定學習目標。但是許多學生由于不習慣這種以自學為主的學習方式,導致他們一方面對需要學習的知識感到無從下手,另一方面又會為自己的不足感到焦慮,擔心自己不能勝任實習工作。例如,我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方向是“圖形圖像處理與數碼技術”。學生在三年級的學習任務是綜合運用以往所學的軟件知識和設計知識,以真實案例為主導進行實用性設計。許多學生開始時很不適應這種綜合實用性的訓練,還有些同學在平時不太注意積累設計類的資料,一遇到設計任務腦子里就沒有東西,因此設計效果很不理想。這些同學如果在一段時間里總達不到設計案例的要求,就會出現不知所措、灰心、煩躁等情緒。此時,輔導老師應該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進行單獨輔導,盡量幫助他們彌補知識的不足。同時竭力尋找學生設計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學生,增強其自信心,幫他們學會主動學習,這樣才能使他們更快適應今后的工作。
二 實習階段學生心理準備相對不足,不能較長時間留在一個用人單位
由于學生初次步入社會,普遍表現出對工作環境的不適應,因此學生在實習階段不能長期留在一個用人單位。分析起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許多學生適應不了用人單位的管理方式。因為平時老師們對做錯事的學生總是相對寬容,把學生當孩子看待,先做思想工作并以說服教育為主,較少嚴厲地直接批評。而用人單位對實習生同對普通員工一樣,并不把他們當孩子看,一般誰犯了錯就直接批評。許多學生初次步入社會,在這方面很不習慣。例如我班女生乙,她通過了面試,在一個規模很大的公司實習,她的專業水平較高,平時也很勤快,但她實習了不到三個月就回到了學校。她在實習單位待不住的原因就是公司主管平時對她說話態度很生硬,一旦她出了小錯就很嚴厲地教訓她,她受不了這種氣就回到了學校。針對這種情況,我幫她分析:能得到大公司的實習機會比較難得,實習階段在公司能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要珍惜在公司學習的機會;同時,要學會處理好上下級關系以及同事之間的關系,學會為人處世與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其實是同樣重要的,如果自己犯了錯就要虛心求教、努力改正,只要態度嚴謹、工作認真,隨著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的提高,別人的態度就會發生轉變,這樣我們才能在實習公司站住腳,也才能讓工作逐步走上正軌。總之,在這個階段,輔導教師要給學生強調這樣的道理:“先成人,再成才”,只有做人踏踏實實、勤勤懇懇,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也才能進一步把工作做好并留在實習單位。
習慣了學校的象牙塔,有的同學對工作時需要面對的困難準備不足。個別同學平時養成了做事拖沓、不守時的壞習慣,一旦帶著這些壞習慣進入公司,就不免遭到嚴厲的批評,也會給學校的聲譽帶來負面的影響。有的同學由于不了解專業特點,對所在設計公司經常加班的現狀一時難以適應,覺得自己的實習工資低,和其他普通員工一起加班太虧,干了一段時間后就嫌累不干了。針對這些情況,老師就要在如何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如何對待事業、工作的問題上教導學生,要讓他們明白,工作與學習其實有很大不同,工作就意味著總是要做同樣的事,與學習相比,工作雖然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但意味著同學們作為逐漸成熟的個體,終于能夠承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了,而能夠自食其力是件非常光榮的事。我們還要使學生明白,掙錢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經過了實習的重重困難,要更加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也應該因此更加珍惜每一個實習機會。
另外,許多學生在面對眾多的實習單位時不知道如何選擇。在面臨實習時,常會有這種現象發生:有的實習單位工作性質與所學專業相關,但實習工資較低;有的實習單位的工作性質與所學專業不太沾邊,但實習待遇較好。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輔導教師幫助學生們分析利弊,要使學生們明白:如果自己喜歡本專業,就應該能夠耐得住寂寞和接受較低的工資,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將來總會成為專業能手,那時工資就會有一定提高,因此不應該總是根據眼前的利益來選擇實習單位,而且如果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就會錯失許多在專業方面成長的機會;相反的,如果發現自己并不太喜歡目前所學的專業,就不妨找一個自己喜歡并適合自己的實習單位。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選擇自己最喜歡、也最適合自己的工作,這才是最理想的。
三 實習階段學生流動性較大,心理不穩定
在實習期間,學生的就業壓力增大,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又相對不足,導致學生心理普遍不穩定,需要學校及相關教師加強日常管理和心理疏導。目前,根據我校的情況,學生的實習單位既有學校提供的,也有自己尋找的。由于本專業的特性,我校設計專業的學生往往分散在許多個實習單位。另外,許多同學在實習了一段時間以后,不能夠適應工作,往往會暫時回到學校,一旦有了新的實習機會,又再離開,因此學生的流動性比較大,導致學生的心理不易穩定下來。人員的反復流動,不僅會給班級管理帶來很大的不便,還會給那些因為面試未能通過而留下的同學帶來一定的心理負擔。盡管存在種種不利影響,但這都是三年級的同學和輔導老師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因此在這一時期,學校在管理上應加大力度,輔導教師也需要對學生做非常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要努力使學生克服浮躁心理、調整好個人的心態,要穩定住學生們的情緒。在思想教育方面,相比“學會做事”, 我們應先強調學生要“學會做人”,只有使學生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和方法,才能使其和周圍的領導與同事和諧相處。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著重加強對學生服從意識以及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努力使學生克服困難、適應新的崗位需求。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國家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用人單位在招聘新人時,常對所錄用的員工在工作經驗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實踐證明,經過實習的學生,往往會被優先錄用,因此,實習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做好頂崗實習與崗前培訓,直接關系到學生將來的就業,也關系到職業學校的發展。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并解決好實習階段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力爭為社會培養和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