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錦生
摘 要: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凸顯了中職語文教學的新模式,符合中職教育培養目標,契合中職學生的心智特點,拓展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途徑。文章在調查分析和實踐過程中,從活動主題、活動形式、活動內容、活動延伸、活動評價等五個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取得了顯著效果。
關鍵詞: 中職語文 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現狀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中職語文教學的新課型,新大綱和高教版新教材都明確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屬性。我從事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五年來,在調查分析和實踐過程中,從活動主題、活動形式、活動內容、活動延伸、活動評價等五個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取得了顯著效果。
一、面對現狀,走進新課型
為了更好地實施新課型教學,調查對象是我任教的學前教育專業三個年級的154名學生和全校各個專業一線任課的22名語文教師。調查結果顯示如下:
(一)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情況
22名教師都嘗試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但基本以主題活動為主,有5位教師開展過課本劇排練,只有兩位教師組織過辯論賽。12位教師都認為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主要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20位教師覺得綜合實踐活動能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二)活動拓展與延伸方面
11位教師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題材來源于課本延伸;9位教師結合學生自身生活和相關專業進行演化;4位教師進行過校本教材實踐活動;7名教師利用過鄉土資源。孝敬父母、認識自我、結合專業談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題居多,占83%,誦讀詩文的占50%,熱愛家鄉、熱愛自然和愛國的占33%,就業創新和愛情觀涉及得較少。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方面
采用任務驅動法、情景教學法和小組合作法,26%的老師嘗試過角色扮演和課本劇,50%的老師采取過競技互動或者演講辯論等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沒有老師用過研究性學習這類難度較大的方法。
二、注重實效,尋求新對策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面,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為此,我構建實踐活動平臺,讓學生創造性地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目標等問題作為實踐探索重點。
(一)集中明確的主題是綜合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前提
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是一種生活化的學習過程,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及探究學習能力,因此,選擇活動主題時,應緊緊圍繞“認識自我”、“我與專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職業”等人生觀、價值觀與專業認識、職業理想等展開,這些主題貫穿學生整個人生,對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和語文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例如,教師在《胡同文化》一文的教學實踐中根據課文內容對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反思,聯系客家地區的本土文化,設計了以“走進上杭,品味客家文化”為主題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與北京胡同文化的對比學習中,學生游覽、觀看、感受了客家特色的人文景觀,通過活動增強了鄉土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二)多樣新穎的形式是綜合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基礎
1.重視形式新穎,寓教于樂。活動場地、時間、規模都應該不拘泥于傳統班級教學形式,圖書館、操場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課外活動、晚上、節假日都可以作為有效的活動時間。
2.重視全員參與,合作學習。比如,開展“青春詩會”活動時,活動指導方案包括“小組成員”和“分工”等具體內容。先由幾位同學負責收集詩歌,再由一兩位同學進行詩歌篩選并寫上推薦理由,然后全組同學共同討論推選出一首詩,最后派一名同學朗誦,練習朗誦時,全體組員都要參與,積極提出意見或建議,這樣才能充分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
3.緊扣語文能力,提高人文素養。比如,教師先舉辦一次“中西方節日比較”的專題講座,然后布置任務,要求學生查找客家地區節日的風俗習慣等,通過合作、探究、比對和展示,既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又增加知識積累。
(三)活動的職業延伸是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終極目標
1.突出就業導向:比如,從學生感興趣的文本中發掘與專業相聯系的跨學科資源,通過學校、家庭、社區、社會這條線開發資源,為學生創設情境接觸社會,了解職業環境,引導學生加強知識學習與能力運用之間的聯系。
2.突出職業理想:比如,采用高教版中職語文“校友職場感悟采訪”的活動教學設計,結合中職生“文明風采”大賽要求,設計“杰出校友訪談”專題實踐活動。學生記錄學長們的成功經驗時,學會規劃自己的職業目標和道路,借鑒他人的成敗教訓,更有效地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四)評價多元化是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保證
1.體現評價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教師要確立學生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個性化學習。
2.體現評價的指導性和鼓勵性。采用形成性評價方法,一般從態度、過程和效果三方面評價學生活動情況,可采用自評、小組互評、師評和總評等形式進行綜合評價,考評等級一般分為優、良、及格、待改進四個等級。
3.體現評價的過程性和綜合性。形成性評價方法可以緊貼學生的活動過程,引發學生的共鳴,自評和互評的形式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充分重視,積極、公正、合理地評價,盡可能多地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肯定他們的創新意識,不能只注意活動結果,而忽視活動過程。
三、結語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應成為獨具職教特色的語文教學活動,教師針對每個單元的教學要求指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學習內容源于學生專業及其延伸內容,利于學生學習。在活動過程中,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師生互動,學生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嚴芳.如何讓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真正姓“中職語文”[J].華章,2012(06).
[2]楊開春.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方面的現狀分析[J].都市家教(下),2012(08).
[3]燕勇.中職語文教學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探討[J].語文學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