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紅
【摘 要】自主學習環節主要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閱讀資料,自主解決“是什么”的問題;所以,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記錄自學生成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培養;高中數學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學習,學習積極性的根源在于學生內部學習動機,而這種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學生將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習也將是高效的。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是《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自主學習不僅能開發出學生潛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誘導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眼下“自主學習”已成為教育新時尚,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就此淺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一、合理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研究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興趣點,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于學習主體位置。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記錄自學生成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自主解決問題的難易度,相關知識點的問題環環相扣更好,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預習、質疑等具體活動提高創新能力。
指導預習,自主學習的預習,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的重要一環。指導預習按“扶——放”原則,起先可設置“導學案”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的形式,自主學習主要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閱讀資料,自主解決“是什么”的問題,所以導學案中設計的問題學生能自主完成,在“學什么”“怎樣學”兩方面加以引導。
二、通過合作交流,讓學生主動去感受新知的產生
通過直觀操作,既讓學生理解概念、性質,又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例如:在教學:“圓與圓的位置關系”中,引導學生分別在兩張透明的紙上畫兩個半徑不同的圓,把兩張紙疊合在一起,固定其中一張而移動另一張,通過學生親身動手實踐,參與數學活動,用運動變化的觀點觀察兩圓的位置的變化及兩圓公共點個數的變化情況。以此替代教師苦口婆心。這樣的教學過程,教師的“教”不是一味地“授課”而是學生在自我發現、自我探索中,掌握了新的知識,同時也掌握了一種可貴的學習方法——“發現”。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平等的環境,讓學生充滿自信,教學中,設計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環節,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揭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這樣,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往和溝通,促進相互了解,讓其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同時對其他同學的思路進行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斷,這種活動能鍛煉同學們的交際能力,增強其生活實踐能力,這種合作學習給每個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的機會,使能力得到提高,也培養了學生之間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學習興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躍,接受能力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主動學習:①設疑布難,激發學生好奇心理;②巧設懸念,激發學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產生求知的心理沖動。教師充分利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或利用多媒體等,為學生創造適合教學情境。以創設應用性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數學命題(公理、定理、性質、公式);以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以創設開放性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以創設直觀性圖形情境,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數學概念;以創設新異懸念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以創設疑惑陷阱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討論;以創設已有知識的問題序列,引導學生自己獲取新知識的生長點。這樣能激發了學生積極探索、研究的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讓學生樂于在生活中實踐數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把課堂還給學生,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的應用價值。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認清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能夠用數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加強學生的生活實踐,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實際生活出發,在數學和生活之間架起橋梁,教師提取生活中一些題材,讓學生聯系實際,學會解決問題,例如:在引入圓等概念,介紹點與圓、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也是注意從它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引入;利用垂徑定理解決趙州橋的主橋拱半徑問題,引導學生親近數學,感受數學與我的聯系,化枯燥為有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總之,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又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認真處理好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這一關系,認真實施誘導、鼓勵、嘗識的教育策略,使學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學習的最高境界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