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日娜
摘 要:自主探究學習是新一輪課改下提出的新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文中結合高中化學教學心得分析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措施,提出了自主探究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化學教學;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122-01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有效的化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方式。教育家布魯納指出:“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可見,自主探究學習已經成為當前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根據新的課程標準,化學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以科學探究為突破口,努力變革教與學的方式,培養創新精神與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和感悟知識的形成,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現從一下幾個方面淺談如下。
一、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學生的自主探究應以目標引領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根據目標去尋找信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案一體化進行教學,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自學的信心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嘗試自學。化學對高中生來說是一門新鮮而神奇的課程,他們對此充滿了好奇,借此讓他們尋找自己身邊的有趣的化學現象,如酸堿指示劑的學習可讓學生采集花朵自行制作酸堿指示劑,并用以檢驗溶液的酸堿性,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同學們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2、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困惑,教會他們自己從各種渠道查閱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對學生在自學中形成的成果予以中肯的評價,對他們取得的進步進行合理的表揚,這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有利于保持和增強他們自學的信心。
三、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教學生學會閱讀。閱讀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重要途徑,是學好任何一門學科都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環節。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根據教材內容及知識結構,注意粗讀和精讀相結合。例如,對于教材新內容的預習,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明白本部分內容在整體中的作用,只需粗讀就可以了。但對于教材中的概念、物質的結構特點、性質特點、實驗現象及物質的用途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就必須精讀,這樣才能探究問題的實質。
2、教學生學會思考。思考是學習的核心。閱讀后遇到問題就要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分析與綜合、演繹與歸納的獨立思考的過程。一個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問題的思考。教師要通過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教學生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學會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能透過現象抓住實質進行分類比較的方法;能一分為二又能合二而一進行發散和收斂的方法……要通過不同的課型、題型,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思維品質。
四、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以下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1、問題推進式。課堂教學是在教師不斷地提出問題,學生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的。對學生來說,解決問題所用的知識是已經學過的,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揮最大的潛能,教師要抓住時機給予適當的點撥,這樣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推進式的教學結構是:設置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
2、啟發討論式。這是一種以問題為核心,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師生間和學生間相互研討為主的一種教學法。它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發揮各自才能和多向交流的條件,能較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以教師為主導的討論式: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材料——指導討論——歸納總結。這種方式較適合理科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易于深入,便于把握方向和進程。
(2)以學生自學和交流為主的討論式:布置課題、提出要求——學生自學、檢索閱讀——小組討論、小組間交流——教師評價、課題總結。這種方式易于發揮求異思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實驗探究式。這種教學方式能激發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變被動地學習為主動地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的實質:實驗——認識——再實驗——再認識的過程,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為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提供了確切方法。
五、及時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當一個人掌握了大量的知識之后,如果不整理,則不利于記憶貯存,相近的知識概念還很容易混淆,不利于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因此,在學生每進行完一個階段的自主探究學習后,要指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使知識得到系統與升華。
六、教師的觀念應由化學教學向化學教育轉化
高中化學新教材學科難度明顯下降,知識面和新科技的介紹有大幅度的增加,課時大幅下降。因此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轉變,要從注重具體的化學學科知識點的嚴謹性、深刻性轉變為進行化學教育的大教育。化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并能形成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不能只注重化學學科本身的知識結構,而要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使學生可以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中的有關問題。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具體的化學知識點,而更是可以與具體化學背景聯系的實際問題或思考方法。
綜合上述,用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術改革教學方法是極富發展前景的探索和促進教育現代化的活動,它的宗旨和任務就是促進基礎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為國家、為民族培養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為二十一世紀的經濟競爭、科技競爭、軍事競爭和綜合國力競爭服務。探索教育現代化、探索教學改革,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一項責任和使命,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教育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 陳佩遐.中學教師合作教研的個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
[2] 何永紅,李長化,吳星.有關普通高中化學問題解決歸因特點研究[J].化學教育,2005.
[3] 劉建德.實施互動教學的幾種策略[J].湖南教育,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