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夢
摘 要:農村小學數學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在其整個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它的知識內容和知識體系在德育方面,都有其滲透的價值。教學和學生是課堂的表演者,或許也是交流者,數學教學同樣像生活一樣把德育滲透進去。通過數學在數學課堂中進行德育滲透的主要途徑和方法以及數學課堂中的德育滲透應注意的問題,還有我們老師德育滲透中應注意的幾點內容,從而使德育在數學教學中更好的滲透。
關鍵詞:數學教學;滲透;途徑和方法;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359-01
作為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是學習科學規律和與學生相互之間交流的課堂。但整個課堂中,數學本身的知識內容和知識中滲透著德育的很多因素。其次,農村小學數學,在家長的意識形態的影響下,必然會受到社會的烙印。同時,學校是社會的一角,教師與學生都是社會的一分子,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理解、運用、欣賞,且具有人文色彩,農村初中數學課堂同樣也是可以展現思想品德教育的舞臺。數學課本本身的知識價值中來體現其道德價值,而不從數學外部強加了德育功能。數學的知識點與德育的點滴做到真正的接洽,才是我們農村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的目標.怎樣才能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呢?
一、滲透的途徑和方法
1、課堂的充分利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陣地就在于課堂,同時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我們教師在備課前,對教材知識點上,教學目標上,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精心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充分發揮自己的課堂魅力,多渠道、多方面的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知識點,那么數學課堂上將把德育的甘露酒向課堂,我們的教育也將更甜美,從而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2、在數學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在數學課堂中,引導學生對概念的形成,結論的推證,問題的求解自主學習,引導中,學生經歷困難、挫折,培養學生學習上不怕吃苦,勇于面對挑戰,不畏困難,百折不撓的頑強的意志品質。利用數學知識生活中的應用題滲透生活、生產常識、金融投資常識等,通過應用題的背景及計算的數據,使學生明確應該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可通過數學應用題中的一些具體數據讓學生了解我國國情,如人口增長情況、交通運輸情況、水土流失情況等。
3、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科中的審美觀。在數學教材中,蘊涵著很多美育因素。充分利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的教學手段,借助課件、多媒體展示數學的美。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說:“數學本身也有無窮的美妙”。美需要發現、體驗、感受,不必去刻意地追求,美是一種自然的流露。使學生獲得數學中的審美能力,從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創造力。
二、在德育滲透中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一個“度”。首先,德育滲透是將思想、觀點、精神、情操等有意識地擴散、遷移、傳遞給教育對象的,使之在無意中接受。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德育的傳播性,要防止牽強附會、走過場。不可將數學課變為全堂的思想品德課,那將失去數學課的教學本質。其次,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的成績和思維發展,找出切合實際的知識點,有計劃、循序漸近地進行。要在保證共同施教達到統一要求的前提下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量力而行。我們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可能都一個標準,對那些稍微有差距的學生要給予寬容,只要他比以前有進步那就達到目的。
2、課堂教學是一個互動性的活動,德育也不例外。新德育所期待的師生關系應該是精神對話關系。教育者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本身是沒有錯的。但這應該是一貫穿終生的動態的追求過程,而不是意味著教育者已經達到了很高的人格境界。我們教師不是什么都知道,在許多方面不如我們的學生,這并不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對于現代社會,恰恰相反,只有教育者隨時隨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追求自身的完善。
3、課堂教學體現了藝術,滲透德育同樣也是,且要體現隱蔽性。數學課堂中,教師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發掘和表揚學生的內在情感,調動他們積極的心理因素。德育滲透時,老師動之以情,學生曉之以理,使其自主學生,全面發展。在課堂的理性灌輸中融進形象化的情感,使教與學之間產生和諧的共振效應,德育就會進入新的境界并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在學習上幫助學生,使他們感受到愛。
4.滲透德育時要有規律,持久。中國是禮儀之邦,德在中國是永存下來的,德育不能搞一陣風,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長期精心培養,持之以恒的滲透,才能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因此,數學中的德育滲透應遵循教育原則,將德育貫穿于教與學的全過程中,反復地向學生滲透其德育內容,不可厚望于某節課、某個內容。只有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寓德育于教學之中,長期地熏陶、滲透,才能收到效果。
三、結合生活實際滲透德育教育
數學是一門聯系性極強的學科,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攝取有關德育信息,及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在課內,教師不僅寓德育教育于數學過程,還應鼓勵和指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社會調查等途徑搜集、占有資料,從中受到教育。
對于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優良品德的訓練要有嚴格的要求,正確、積極地引導,從一點一滴抓起,既要注意循序漸進,又要貫穿始終。例如:在進行計算能力訓練時,先要求學生認真審題,邊審邊思考:“題目有沒有抄錯?先計算什么?再計算什么?能否簡便計算?”在計算時要求學生一步一回頭,自覺進行檢查,做錯及時糾正,自覺分析錯誤原因,防止再錯,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同時要求學生對題目中的數字、運算符號、小數點等必須寫清楚工整、規范,做完作業后要養成自覺檢查的習慣,端正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培養獨立思考和克服困難的精神。
總之結合小學數學教學,我們應充分挖掘課程資源中的德育因素,貫穿數學教學每一環節,從實際出發,切實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撥動他們的心弦,使他們的心靈得到陶冶,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