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摘 要: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學科。數學啟蒙、邏輯思維鍛煉、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是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課本知識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數學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理解、解決數學問題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結合多年小學數學的執教經驗,談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思維培養
小學生的生理、心理都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階段。心理包括學生的智力、情商、性格、品質等,學生思維模式也是心理成長的一部分,需要充足的營養和鍛煉。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負有重要責任。《全日制小學數學教育大綱》中將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目的和重要內容,可見數學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生理心理發育特點,我們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良好的數學思維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最后做到嚴謹完整地解答數學問題,提升自己的考試分數,不再為數學感到頭疼。
一、注重知識忽略數學思維培養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重在教師講解,對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是優先灌輸定理公式定律,然后通過大量的練習掌握它們,最后讓學生運用這些公式定理去解決數學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以“教”為主,具有很多弊端。
1.課堂氛圍不夠活躍
整個課堂時間只是老師在進行數學公式或者定理的講解,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導致學生上課犯困,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
2.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學生對于定理或者公式的認知僅僅來源于老師課堂上的總結,而不是學生通過發散思維進行思考得出的。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數學公式和定理,但學生的掌握程度只是停留在記憶層面,因此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易出現答題不嚴謹、不完整,導致最后考試成績不理想。
3.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態度
學生將公式和定律從記憶層面轉到運用層面需要大量的練習,并且在練習過程中容易出錯,導致學生自信心受挫,進而不愿意學習數學。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了很多學生偏科,數學成為短板,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發散學生思維,加強思維鍛煉,從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的培養不僅需要老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應該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訓練。一種思維的培養需要經過一定的配套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使學生習慣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數學思維要求具有邏輯性、嚴謹性、數量關系的敏感性等。小學生正是思維系統逐步養成,形成一種內在性格的階段。因此數學思維的養成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有邏輯的處世生活態度。美國著名作家羅曼·V·皮爾曾說過“態度決定一切”。數學思維的培養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相應的能夠訓練數學思維的教學方法。
1.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學生數學思維的直觀性
動手操作是從小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最好方法。例如,在講解長方體正方體等相關立體幾何知識的時候,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幾何體。通過動手制作幾何體的過程,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幾何體相關知識,還培養了學生動手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2.一題多解,多個角度考慮問題,培養嚴謹的數學邏輯思維
小學數學知識整體比較淺顯,老師可以在習題講解過程中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嘗試用其他方法解決數學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還培養了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3.寓教于樂,將數學思維在趣味數學游戲過程中進行培養
通過游戲進行教學是小學數學最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古代名將韓信率軍出征,他想知道一共帶了多少兵,于是命令士兵每10人一排排好,結果排好后缺一人,然后就說每9人一排,結果最后一排還是缺一人,為了部隊的整齊度,改成8人一排仍缺一人,依次下去直到2人一排還是缺一人。請問同學們算出一共至少有多少士兵?這個趣味游戲是在考查余數的相關知識點。通過游戲聯系所學數學知識,能增強學生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從小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數學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影響有限,而良好數學思維的形成對于學生成長有著很大影響。從小養成的數學思維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生時代更好更快地接受數學新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從小養成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處事嚴謹,能夠準確快速抓住繁瑣問題的關鍵,使其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都能夠利用從小養成的數學思維很好地解決。
總而言之,從小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發展有著潛移默化,至關重要的影響。數學思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數學成績,還將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將不遺余力地去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閆欣.淺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6).
[2]孫政.讓數學思想的滲透成為數學教學的理想追求[J].基礎教育研究,2015(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