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輝
摘 要: 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現行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傳統教學觀念仍根深蒂固,尤其在少數民族地區表現得極為明顯,很大程度影響了教學質量提高,更無從談及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從師生互動角度出發,對少數民族地區高中物理教學現狀、加強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有效路徑進行探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 少數民族地區 師生互動
引言
素質教育理念深化的背景下,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整體教育水平呈現逐漸提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教學設施方面不斷完善,且師資力量持續擴大,但取得的教學成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在于實際教學中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較嚴重,課堂教學更局限于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層面。這對于較多實踐性課程的教學來說,如高中物理,帶來了不利影響。因此本文對如何強化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少數民族地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當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中,對如何改善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給予足夠重視,試圖將新課程改革理念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極大程度上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水平的提高。但由于部分教師并未真正理解師生互動概念,導致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表現出不同特點。
(一)角色定位問題
少數民族地區物理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逐漸認識到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但在以往教育觀念影響下,教師在角色定位中仍停留在控制者、管理者層面,而師生互動組織者、交流機會提供者等卻未真正表現出來。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視課堂紀律高于一切,限制學生在課堂中的交流互動,這樣便很難保證構建的教學氛圍滿足和諧、民主與寬松等要求,更無從談及構建師生互動關系。因此,角色定位是當前影響師生互動關系的主要因素。
(二)無效互動問題
正如《荀子·非十二子》指出課堂中的沉默實質為互動關系的體現。但由于新課程改革強調改變沉默的課堂現狀,此時部分物理教師完全將課堂氛圍維持在“火爆的”互動層面,這樣整個課堂從形式、表面上看都可達到師生互動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假若這種互動過程中缺少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教師未能預留出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將直接造成課堂教學失敗。尤其對于教學中的實驗部分,要求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深思,若一味互動,則學生在實驗結束后仍無法領悟知識的真諦。因此,師生間的這種互動關系實質為無效互動[1]。
(三)互動機會問題
在少數民族地區,部分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存在互動機會不均的問題。該問題主要表現為互動過程中,教師選擇的互動對象多為物理成績優異學生。有學者對我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物理教學現狀進行調查,發現成績優異的學生在課堂中與教師的互動較頻繁,而其他學生處于被冷落狀態。長此以往,對于被冷落的學生,將有“慣性”形成,主要指學生在缺乏互動機會的情況下,更不愿意回答或不敢回答,更無從談及形成問題意識。因此,互動機會不均問題成為影響物理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加強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有效路
(一)師生互動環境的構建
師生互動環境構建的基礎在于平等師生關系的構建,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切忌仍以師道尊嚴為教學理念。教學中教師需在課堂上盡可能營造和諧、民主與寬松的氛圍,使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且激發物理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以高中物理中的自由落體運動內容為例,教師可在教學之前提出關于教學內容的問題,由學生自主完成物理現象發現、物理規律探索過程。該過程結束后,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與分組討論,使學生認識到自由落體運動的概念。這樣教師在參與討論中,既能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又能避免學生討論中出現偏離主題情況[2]。
(二)教學互動方式的拓寬
互動方式的拓寬是師生互動目標實現的關鍵。現行可用于物理教學中的互動方式包括質疑回答、討論交流、實驗探究及爭論辯解等。這四種互動方式在教學中一般可同時應用,如實驗教學中由師生進行共同實驗活動,并根據實驗結果采取爭論辯解方式,可得到最終的實驗結果,且能夠加深學生記憶。以“瓦碎蛋全”實驗為例,教師將實驗探究互動方法引入,能夠幫助學生對物理事實進行揭示,且整個實驗互動中學生都能保持濃厚的興趣,滿足學生知識獲取的要求。
(三)師生互動實驗的創設
高中物理教學本身作為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有較多實驗內容被囊括其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物理教學這一特征,使師生間的互動得以強化。以物體微小形變內容為例,實驗過程中要求將水注滿橢圓形玻璃瓶中,在滴入紅墨水后堵住瓶口,此時引導學生對受壓情況下玻璃瓶中的變化進行分析。需注意的是,該部分操作由教師演示完成,演示結束后需利用小組實驗活動方式,由學生主動實驗探究。這一過程中,能夠發現盡管最終得到的結論相同,但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卻有一定差異,如部分學生在按壓玻璃瓶中從長軸方向開始,也有學生直接由短軸方向開始,這樣瓶中水面變化也不相同。對此,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其中問題進行剖析,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3]。
結語
師生互動的實現是當前少數民族地區物理教學開展需考慮的主要問題。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正確認識少數民族地區物理教學現狀,包括角色定位問題、無效互動及互動機會等問題,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應的完善策略,如師生互動環境的構建、互動方式的拓寬及互動實驗的創設等,這樣才能實現物理教學質量與學生綜合素質共同提高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麥麥提吐爾遜·努爾麥麥提.新課改背景下喀什地區少數民族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調查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3.
[2]李秋林.少數民族地區高中物理教學的難點及應對思考[J].時代教育,2016,08:174.
[3]李秋林.少數民族地區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