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全鵬
摘 要:本文基于對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的審視,提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己之見: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主動鍛煉自學能力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212-01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展獨立閱讀能力”,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可是,我國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長期存在著“重教法輕學法”“、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這不僅導致學生學習方法匱乏,更嚴重的是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低下,以致于許多學生一旦離開教師便不知如何學習。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將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在語文教閱讀學中,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優勢,增強其自主學習意識,加強對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那么,如何改進課堂閱讀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呢?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一直是最為引人關注的熱點。中學語文教學的任務主要是通過閱讀教學來完成的,學生的閱讀能力也主要是通過閱讀教學的訓練而完成的。閱讀教學對學生語言的學習,文化水平的提高,思想的啟迪,智力的開拓,靈魂的凈化,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筆者一直在高中語文教學一線工作,對當前的語文教學現狀有著深刻的認識,尤其是對語文閱讀教學現狀更是關注。在工作的過程中,筆者發現,當前的語文教學,其功利性遠遠超出了語文學科的本質,偏離了這個學科應有的美感和最基本的教育目的。盡管經過許多年語文課堂上的學習,但步入高中的學生卻積累淺薄,知識面窄,閱讀面狹窄;寫文章時言之無物,常感到沒有話說;學得很苦卻收獲很少,最基本的識字量也有問題,簡單的寫作也會經常出現錯字、病句。因此,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越來越缺少興趣,甚至出現了厭學的情緒。概而言之,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可以歸納為幾句話:
1、邊緣化的語文收獲尷尬的閱讀教學之果
小學升初中要看數學奧林匹克的成績,大學里要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要考英語四、六級,找工作要看外語等級證書,出國要考托福、雅思和GRE等等,一個孩子從小到大的求學過程中,從來就沒人要求過他的母語—語文要達到什么水平。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各種補習班,里面從來沒有語文補習班;家長要孩子學點特長,從來沒有一個去在語文上求突破的。而且調查結果顯示,居然2%的學生對閱讀一點興趣都沒有。
2、閱讀的功利性扼殺了人文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語文的工具性被大大強化,而人文性被忽視。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有很多時候,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還是著重于對字、詞、句的認知和掌握,在解題方法和思路上糾纏不休。
3、閱讀教學扶持力度的弱化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校應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有選擇地、創造性地設計和實施課程幫助教師提高水平、發展特長,開發和利用各方面的課程資源,建立互補互動的資源網絡,建設開放、多樣、有序的語文課程體系。”這就規定了學校在語文教學中應擔負的責任和義務,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許多學校做的還遠遠不夠。比如學校領導對語文學習的認識不夠,政策上不支持,課時和課段的分配不夠合理,資源上配合也不到位,圖書館和閱覽室形同虛設等。這些問題在問卷調查中,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應
二、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跟上時代的步伐。而自主學習能力是不能與生俱來的,它是需要通過后天的培養才能形成的。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現代心理學之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確實,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閱讀興趣是對自身從事閱讀活動的心理傾向和對閱讀材料、內容及意義進行積極探究的心理傾向。它是閱讀活動中最直接、最活躍的一項心理因素,它對于維系注意力、增強理解和記憶力,激發聯想和創造思維、喚起情感體驗,都具有積極的作用。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筆者在教學中經常采取以下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情景創設激發學生興趣;通過設置疑問激發學生興趣;通過多讀生趣技法學生興趣。
2、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主動鍛煉自學能力
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體力,形成一定世界觀和培養道德品質的過程。有效教學的關鍵詞就是參與,可以說,沒有參與,就沒有教學。新課標強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只有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通過他們自覺主動吸取、消化教師傳授的知識,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提高能力,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3、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備課不僅要備“教”,還要備“學”,分析學生基礎、學習特點,研究怎樣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教給學生發現、掌握知識的方法,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總之,新課標要求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不僅學到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的方法和途徑。
參考文獻:
[1] 任惠芬.新課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J].新課程,2011,(3).
[2] 程云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應對[D]. 延吉:延邊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