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學中,為了不給學生造成更大的壓力,把課下需要做的拿到課堂上,給學生更多的課余時間,在課堂上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采用課堂預習和小組競爭的全新模式使課堂更活躍更高效,讓學生學習更自主,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領悟。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預習;合作交流;分組;競爭對抗;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252-01
本文通過對初中生物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現狀提出了適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課堂預習,課上競爭的方法以提高生物課堂的高效性。
生物學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實驗性學科,還有很大的探究和實踐空間,初中階段的生物不是要培養高要求的生物專家和科學性人才,而是旨在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身邊的生態環境的情感。初中生物課程總是不及傳統的語文、數學等科目,因此學生們的重視度不夠,本文通過課堂預習,課上競爭的新方案新模式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首先,從自身做起,打好堅實的基礎知識,多增加一些課外有趣的生物學相關的知識,然后讓學生們回去找相關資料,等待講完課,用所學的知識來把問題解決,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讓他們自己從內心想學生物,覺得學生物是一種樂趣。
其次,教師精心設計每一堂課,在課堂上讓學生們預習,發現問題及時記錄,以小組比賽形式問答問題,回答好的老師給予贊揚,回答不全面的教師也要鼓勵并給出正確的解答。這樣可以使學生自己想預習,在預習過程中自己會主動去尋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同時也都會積極的閱讀想為自己的小組爭取光榮。此方法呼應了導學案。
最后,教師小組總結一節課的內容,并讓大家說說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即總結環節。在總結中使學生和老師相互探討相互學習,引導學生敢于提問,敢于發現,教師還要舉一生活實例(與本課內容相關,精心策劃),讓學生用本節學習的知識來解釋,教師給予指導。相應的學生表現師生給予肯定和贊許,讓學生更自信。
基本模式:
全班分為三個小組,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成競爭關系,相向而坐,第三組由教師和兩名同學組成,為評審引導組。
學生閱讀階段:教師小組通過多媒體備課材料展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全體學生根據教學目標等以個人為單位在小組中分配任務,以明確的目標去認真閱讀教材中的內容,總結并記錄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主動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做出合理的答案并記錄。(課堂預習階段)。
小組討論階段: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對本節課的疑問,總結出問題并記錄,對于解決有困難的問題及時詢問教師小組,教師小組記錄并研究。在小組討論組建問題階段教師對各小組給予及時正確的指導,避免學生討論內容偏離本課的內容。(師生溝通交流)。
競賽對抗階段:由一小組提出他們總結的問題,另一小組討論后回答,作答后先由提問小組給予相應的評價和他們對問題的理解,再由教師小組給出最終的合理作答和相應的鼓勵語言,記錄小組得分。以此,兩小組互相提問并作答(得分制),在此過程中教師小組進行合理性的指導并組織秩序,同時教師組在此期間給予各小組成員相應的評審和指導,并記錄各小組得分。
搶答階段:由教師組提出問題,兩小組進行搶答,使學生在競爭中學會知識,在比賽中慢慢成長。
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能解決哪些生活實例的問題,讓各組學生暢所欲言,盡情去發揮去表現自己,能使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可以靈活的運用到實踐中去。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知識方面還要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生物學是比較綜合的科目,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會運用所學的知識來保護自己,要使學生形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大多數老師都能做到傳統的課前預習,給學生布置將要新學習的知識的預習,但是這樣對于一些自控力不強的學生來說達不到教師想要的效果,并且如果每一科的教師都作此要求那么就會占用學生的大量課余時間,使孩子產生反感和排斥。在課前預習期間教師不可能及時監督,家長們也不一定給予孩子及時正確的指導,所以課堂預習就會顯得格外的重要。使用課堂預習,課上競爭的模式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使學生學習更主動,更能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時期,都有想在大家面前表現自己的想法,這種小組對抗模式能很好的符合當下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這會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從而使課堂更加高效。
課堂預習,課上對抗是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這種形式不僅為學生留出了充足的課余時間,而且合理安排了課上的時間,讓學生的課堂更加充實而有效,課堂預習的實施目的就是為了課堂上的合作學習,不僅要有學生的小組內的合作,而且還有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學習,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間的默契,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預習對于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除正常的備課外,在學生進行課堂預習時還要進行監督、指導并且還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有效的課堂預習的方法,課上對抗也是教師要注意的一項,在課上的競爭中,學生可能會因為一些問題發生爭吵,所以教師要起到調節和控制的作用。
在現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運用各種信息多媒體、視頻、動畫等手段,我們更需要做的是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使他們能真正的自主去探究而不要習慣性的一味的等待知識的傳授,課堂預習的主人就是學生,就是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分組討論是讓小組內的成員間進行交流,合作,發散思維去分析問題;競爭對抗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結讓學生知道學習的知識該如何運用,整個過程緊密銜接。最終達到課堂的高效性。希望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這種模式會得到更多的變通和改進,使學生更加投入到變化的課堂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