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廣泛應用給語言教學帶來了很多的機遇與挑戰。在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如何進行大學英語情感教學。本文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大學英語情感教學存在的相關問題與挑戰以及加強師生情感互動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了促進大學英語情感教學的策略,以期對當今的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啟發和參考。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大學英語 情感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213-02
隨著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不斷升級,大學英語教學也進行了多次卓有成效的改革。“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理念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環境也隨之發生顯著而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區別于所有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使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開始不斷地向現代化、科學化轉變。我們可以看到,現代教育技術具有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特點,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新穎資源,這些都是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然而,不難發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其具有的優勢背后,其負面效應也逐漸顯現,很多教學專家和學者都提出,現代教育技術下的人機交流會影響大學英語的情感教學,削弱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網絡的快餐化和多樣化會消減英語教學的深度,脫離語言教學應該具備的情感目標。因此,當前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當今的教育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進行大學英語情感教學。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而避免其劣勢?也是當前每位一線教師需要探討的課題。
一、外語學習中情感因素與情感目標
情感不僅是人類大腦的特有機能,也是人類對其所處的外部客觀事物所持有不同態度,以及從而所產生的外部表現和內心變化。在外語學習中,積極的情感可以使學習者對學習產生長久而持續的興趣和動機,為語言學習打好基礎,而消極的情感則會使學習者對學習產生過度的焦慮、痛苦和折磨,因而產生負面消極的影響,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實際上,在20世紀的5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關于情感影響語言學習的研究,以Gardner為首的心理學家開始結合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成果,對外語學習的動機作了縝密而專門研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語言學習態度/動機測驗量表AMTB(Attitude/Motivation Test Battery);Young和Kleinmann等研究者則研究了母語為不同語言的外語學習者在外語學之中所產生的焦慮心理。Sarason、Spielberger、Hor-witz等人根據各自的量表對焦慮做了量化的研究。可以看到,這些研究很細致而深入,但是卻只能反映情感因素的某些側面,沒有包括所有的范疇。
不同的研究者對于情感有不同的定義。綜合各類研究成果,我們發現在心理學專業領域內,情感因素(Affect Domain)的范圍非常廣泛,但是就第二語言習得或就外語學習而言,影響語言習得或是語言學習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動機(motivation)、焦慮(anxiety)、自尊(self-esteem)、抑制(inhibition)、忍耐力(mind of endurance)、移情(empathy)、冒險心(mind of adventure)、外向型(extroversion)與內向型(introversion)等等。對于語言學者來說,在學習外語或是習得二語的過程中,這些因素影響并非是孤立的,而往往是相互交織在一起作用于學習者,影響其語言學習的過程以及效果。
因此,為了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必須在教授語言的過程中,重視情感因素的積極和消極的影響,對學生的情感因素進行引導和干預,這一點是尤其重要的。如何激發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因素,如何弱化并消除學生的積極情感因素,如何讓情感英語教學為大學英語教學服務,則成為現今每一個大學英語教師和相關管理者都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除此以外,我們也不應忽視其他條件的制約,比如教學環境和教育設備等等。
大學英語教師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不僅是語言教學的主導者和組織者,還是語言輸入(language input)的提供者。他們的教學理念,理論修養和個人魅力都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感因素。如何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如何減少或消除學生語言學習的焦慮感、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忍耐力、如何利用他們喜歡挑戰、喜歡冒險的年齡特點、如何處理外向型和內向型等不同的性格類型的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對語言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與此同時,國內的很多一線教師和研究者也都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對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有些研究成果已經應用到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實踐中,但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的作用機制如何,影響程度有多大,都是學術界和研究者們應不斷討論并研究的課題。另外,語言學習者的主觀因素和心理特點具有多變和不穩定的性質,不容易觀察和研究。縱觀國內外,從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的背景下,探討大學英語情感教學的問題還不多見,也缺乏具體性和系統性。
二、現代教育技術下,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情感教學問題
根據筆者的了解,如今中國的絕大多數大學內的英語教學已經完全告別過去那種單純以“粉筆+黑板”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師們不斷地采用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方式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融合進行授課,甚至完全告別了粉筆和黑板,改為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教師們在備課階段可以利用網絡或書籍,提前用PowerPoint或其他的辦公軟件將所要教授的課程內容做成課件,在上課的時候進行展示。其優勢是加大了英語課堂的授課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如圖片、聲音文件和視頻文件等,尤其在聽力方面,學生們可以直觀地看到音頻或視頻的聽力文本,加深學習效果。但是不難發現,這種教學模式并非毫無爭議。很多研究者和教師都發現,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老師需要在授課的過程中控制電腦以便使教授的內容和課件的放映同步;而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要么低著頭看書本、做筆記,要么抬起頭看著講臺旁邊的大屏幕,因此,很多時候,師生之間缺少眼神上的交流和接觸,這樣很容易給師生都帶來困惑,使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疏遠,違背語言教學需要以提高實際交流能力為目的的初衷,是語言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大形勢之下,如何正確而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情感語言教學則成了重中之重。
三、現代教育技術下,如何進行有效的情感語言教學
(一)樹立科學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提高并加強教師自身的理論修養
現代教育技術本身沒有問題,重點是我們如何采用一種積極而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它,因此,教師應該學習并深入了解現代教育技術對大學英語教學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除此以外,教師自身所具備的教學理念和理論修養是順利進行情感教學的基礎,只有具備足夠的素質,正確的情感態度才會產生。除此以外,教師還要具備將理論付諸實踐的能力,把所掌握的教學規律,語言學習方法轉化到教學實踐之中,才能將工作做得優秀而出色,并得到學生的尊重和認可。國內外的很多研究者都發現,學生們最喜歡的老師往往是那些不僅具有很高的業務水平,同時還要具有高尚的品質和先進的教學理念的人。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學生從心里認可并遵從老師的教誨,則更有利于情感互動,消除消極的情緒和情感因素,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與此同時,教師也會更加熱愛所從事的職業,產生積極的情感因素。
(二)樹立正確的“以師生互動為主,現代教育技術為輔”的教學態度
眾所周知,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言教學存在著的多種優勢,但是教師如果一味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忽視教學內容本身的不斷提煉和改進,比如在多媒體課件中加入大量的圖片、音頻和視頻,則只會顧此失彼,會使課件華而不實,使上課成為了技術的展示,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過多的信息中無法找到教學內容的重點以及難點,整個課堂期間頭暈眼花,課后很多學生并不記得到底學到了什么知識。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教是第一位的。只有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一種正確的學生樂于接受的情感交流模式來進行教學活動,才會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產生情感共鳴,也才有可能激起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興趣。在英語教學這個雙向的情感體驗活動過程中,一旦教師的正面情感感染到了學生,就很容易激起學生的一種學習意愿。因此,首先,教師應避免過于依賴現代教育技術,而使語言教學本末倒置,應該防止因此而造成的師生互動減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教學實際效果差等嚴重的后果。其次,在減少非必要的教育技術應用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組織一些學生們喜歡的生動有趣的小組活動,比如聽音練習、配音比賽,或是戲劇表演等喜聞樂見的英語學習活動來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心理學家經過大量研究表明:在教學活動中,情感具有引動、定向、激勵和強化的作用,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及內化,因此,教師的情感在教學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在語言教學中,沒有師生情感的溝通互動,就很難達到真正而有效的教學。
(三)努力創新英語課堂內外師生情感交流的方式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升級,我們在與學生進行課內外的交流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很多方面都可以用來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情感的溝通。
首先,教師可以借助無線鼠標、無線麥克、線翻頁筆或者空鼠等設備進行移動式教學,突破多媒體教室給教師和學生造成的局限,不再像以前很多教學研究者所發現的那樣,老師成了多媒體的操作者,和學生沒有辦法近距離接觸,實際上,這些問題都可以用這些先進的小設備來解決,老師可以與學生近距離交流和溝通,如果有的學生上課不專心或是有問題,教師都可以進行督促并解決問題。其次,教師也可以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互聯網查找相關的背景知識,制作成PowerPoint等課件,并讓各個小組選派一名或幾名代表在課堂上進行講解,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學機會和口語表達的展示平臺。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外使用電腦或手機利用互聯網上的網絡平臺、QQ軟件、E-mail或微信等多種現代聯系方式來布置作業、批改作業,及時解決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促進師生情感溝通,以提高語言學習的效果。我們要時刻記住,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教是第一位的。只有英語教師以正確的情感交流方式來進行教學,才會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激發并加強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強化語言學習的效果。
四、結語
在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我們仍然要認識到情感英語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仍然把英語教學過程看成是教師和學生相互合作、共同參與的過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無可比擬的優勢,弱化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言教學過程中的劣勢或是消極的影響,繼續重視情感英語教學,讓學生不斷體會到學習大學英語的快樂和幸福,達到教書育人、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大均,王映學.教學心理學新視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徐向楠.大學英語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師生情感互動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03):389-393.
[4]潘振寬.現代教育技術[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
[5]黃玉榮,吳楠.淺談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中的師生情感互動[J].海外英語,2011(09).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