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科
【摘要】根據國家和教育部最新的教育改革標準要求,要實現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而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就是要求教師要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養成物理思維模式為主,著重強調學生的感受,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構建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本文就是以新課改為大背景,具體分析和研究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物理 高效課堂
引言:初中物理是一門同時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和實用性的學科,因此對于剛剛接觸物理學習的初中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疑慮和困惑,因此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準確順利的把握住初中物理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好教學時間,努力構建起一堂高效完整的初中物理課堂,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汲取最多的物理知識。
一、新課改的概述
新課改,即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是國家和教育部為了構建21世紀的新型基礎素質教育體系提出的一項教育改革,新課改提出要將教育改革的成效進行深化,并且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素質教育,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除了需要進行傳統的理論知識教學之外還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并且最大程度的將理論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同時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的學習動機,并且豐富和創新評估機制,打破完全“以成績論英雄”的考核模式,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1]。
二、高效課堂的概述
(一)高效課堂的內容
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誕生出了高效課堂這一概念,高效課堂是與過去的“單向灌輸式”課堂相對,力求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能夠汲取到最多的教學內容,與傳統的“滿堂灌”課堂不同的是,高校課堂要求教師將教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并且將全部的教學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身上,深入透徹的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和知識掌握情況,并且能夠透過不斷刺激學生使其能夠長久的保持對學習充滿熱情和動力,在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之下,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學習,養成學習自覺性,特別是能夠在教學課堂中針對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困惑進行提問,從而能夠全面深入的掌握和理解教學知識,同時能夠將其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二)高效課堂的特點
高效課堂的特點首先就是擁有最高的教學效率,也就是說教師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教學任務,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多的教學內容,不僅如此,在高效課堂中,學生能夠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永遠對學習充滿興趣,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引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其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使其能夠擁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教師在高效課堂中將純理論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得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和加強,這些都是傳統教學課堂中所無法滿足的,也是高效課堂自帶的鮮明特點[2]。
三、構建初中物理的高效課堂
(一)落實備課環節
高效課堂首先需要教師注重準備工作,也就是教師需要注重備課環節。教師需要反復琢磨和研究初中物理教材,并且準確抓住教材中的教學重難點,比如說在《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一課中,聲音需要依靠介質進行傳播以及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這兩點就是整堂物理課堂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需要緊緊圍繞這兩點展開細致的論述,好比說設計將一把格尺的一端固定在桌上,另一端延伸出去,并且不斷對另一端的格尺進行按壓使其上下反復振動,從而發出聲音的實驗,落實教學重點。
(二)做好教學導入
教學導入是學生能否對物理知識產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教師在正式進入物理課堂教學之前需要結合即將要講的物理知識,設計一個構思巧妙,引人入勝的教學導入,在這里,教師可以通過創設一個教學情境,并且利用帶有引導性和啟發性的問題作為輔助,比如說教師想要引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出的教學內容前,可以讓學生們一邊說話一邊撫摸自己的喉頭,然后問問學生在說話時喉部有什么變化,通過創建一個簡單的物理情境,使得學生快速進入物理學習狀態,并且能夠對所學的物理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印象,特別是需要學生動手操作,強調學生互動和參與性的教學導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物理課堂教學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三)豐富教學內容
高效的物理教學課堂需要教師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最多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師需要在基本的物理知識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例如教師在完成聲音的教學內容之后可以向學生拓展噪音的內容,以及如何防治噪音污染,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播放一段旋律動聽的歌曲和一段機器工作時發出的轟鳴聲,讓學生自行對比,感受噪音的定義,同時還可以將同樣一段聲音的音量進行改變,引導學生體驗和領悟形成噪音的條件,最后組織學生談談自己身邊的噪音,和面對噪音污染應該有哪些防治措施。
(四)學生學會自學
高效的物理教學課堂需要教師進行合理安排,把一些學生能夠自主完成的教學內容交給學生,充分利用教學時間。比如說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在小組中探討深海魚類像是帶魚為何是扁的,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能夠得出液體具有壓強的結論,此時教師再進行進一步的引導,比如說可以追問為什么深海的魚比較扁而淺海的魚比較肥?學生在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中能夠明確液體的壓強受深度的影響,教師有效地節省了原本需要長篇累牘進行細致講解的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五)重視課堂總結
高效的物理教學課堂要求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好最后的教學時間,教師可以在即將結束的時間內快速帶領學生回顧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尤其是重要的物理公式,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強化教學效果。
結論:總而言之,初中物理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建立起理性思維模式,特別是初中物理中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知識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生活,特別是在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提出下,更需要教師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通過積極開發和探索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不斷刺激學生,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其能夠在初中物理學習當中不斷獲取新鮮感,在豐富自身的物理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實現全面發展,真正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和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譚元滟.芻議新課改環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亞太教育,2015,(6):68
[2]丁紅.芻議新課改環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生活教育,2016,(7):101-102
[3]趙洪泉.新課改環境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中),2015,(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