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新時期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的需要轉變以往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數學由于自身學科特性,所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較為廣泛,同時也是生產建設、科學研究和經濟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掌握最基礎的數學知識,有助于后續學習和實踐活動開展,養成良好的數學素養,提升學習成效。由此,本文主要就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綜合方法展開研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求更有效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成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綜合方法
小學作為素質教育的起始階段,對于學生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相關學術界專家對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不僅僅是小學時教育的基礎階段,同時也是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學生有很大的塑造空間,各方面尚未定型,仍然處于發展和完善階段。在小學教育階段,用什么樣的知識去教育學生,基礎打造的好不好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甚至這個問題可以上升到社會主義未來建設高度上。故此,在小學教育階段,不僅需要完成這個階段的教學任務,還需要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由此看來,加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綜合方法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后續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開展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1.師生之間缺少互動和交流
就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盡管素質教育工作不斷推廣和深入,但是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體,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學生被動式學習,即便是感到迷惑的知識仍然缺少足夠的分析和探索時間,師生課堂上缺少互動和交流,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持續下降,影響到后續學習活動開展?;诖?,學生的學習情況未能充分反映給教師,教師無法了解到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這就為教師的后續教學計劃制定帶來影響,尤其是數學每章節知識聯系性較強,有一段知識沒有充分理解,很容易加劇學生數學知識的空白面積,從而影響到后續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喪失信息,學習成績下降。
2.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力度不高
小學數學教學中,多數教師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忽視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理論缺少實踐。教師只是通過大量的數學習題來鞏固所學知識,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缺乏,解題思維受到局限,同素質教育要求相背離,嚴重影響到數學教學效率。
3.數學教學方法單一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單一問題尤為典型,同時也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一個問題,由于數學學科所享有的重要地位,對于學生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學教師和家長對其重視程度較高,但是相應的也壓制了教師的創新思維,數學教學變得更加規矩,遵守以往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害怕改變教學方法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所采用的方法過于單一,缺乏多樣效果,是一種大眾化教育方式,難以有效調動起員工學習積極性,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要求學生保持一個水平高度設計教學方案。這種教學模式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致使很多學生數學學習成績越來越低。
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綜合方法
1.巧妙使用講讀法
講讀法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升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主要是強調教師對數學概念、規律性知識以及相關法則做一個系統闡述和講解,促使學生能有一個大致印象。采用講讀法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夠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中。所以,講讀法更適合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使用,通過教師引出新課題,系統性的講述基礎上,對所學內容進行必要歸納和總結。在總結過程中,著重對教學重點內容加以論述,幫助學生更有效的理解和記憶。通過講讀法開展教學活動,很容易出現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從而影響到教學效率。為了能夠有效避免此類情況出現,教師在講述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教學的藝術性優勢,通過富有感染力和啟發性的語言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適當的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穿插一些其他數學歷史知識,營造更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偠灾?,數學教學應該更靈活些,不能一味的按部就班到底。在小學低年級,教師可以采用更加直觀的教學工具輔助教學活動開展,教學內容講述難易程度適中,語言簡練,提升課時利用效率。此外,在應用講讀法教學時,可以適當的從教材內容中引申出新概念,就需要在講解新課內容時候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和加深對舊知識的理解,從而為新概念的引出提供便捷。對于一些條件較好的學校,可以在課堂上應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培養學生閱讀和豐富數學知識的習慣,能夠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從而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合理應用談話法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談話法,主要是為了更好的迎合素質教育要求,在教學中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調動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問題,從而在談話中獲得更加豐富的數學知識。一般情況下,談話法往往是同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尤其是和講解法的配合,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談話法教學,教師首先在課上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補充和完善,給予學生一定的探討和交流時間,最后由教師做出系統的總結,這種談話法更適合應用在低年級學生,中、高年級學生同樣適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思考和學習,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應用談話法,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具有啟發性,問題更加明確,難易程度適中,學生能夠互打出來,否則很容易引起秩序混亂,影響教學效率。
3.適當使用練習法
練習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方法,主要是通過大量數學習題來加深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很多優秀的教師,在課上所占用的時間不多,更多的是讓學生去自己動手和實踐,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練習要有目的的進行,諸如在學習加減乘除后,教師可以適當的增加鞏固概念的題目讓學生去解答,有效區分概念,提升學習成效。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科特性,更加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能夠迎合時代發展需要,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摒棄以往陳舊觀念,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啟發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談宏兵.試析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綜合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4,23(36):71-71,72.
[2]孔令臣.試析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綜合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4,13(11):21-21.
[3]左云.試析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綜合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5,22(9):114-114.
[4]余彩平.關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思考[J].學周刊,2015,11(2):137.
[5]胥梅.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新課程導學,2016,2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