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升
摘 要:新時期帶來新的發展理念,在教育領域受到新課程改革思想的影響,要求在學習過程中正確對待學困生,合理運用創新思維來采取一些措施,以此糾正這些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等方面。然而,擺在現實中最為困難的問題就是如何在教育中進行轉換。與此同時,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亟須解決的問題。因此,從初三化學教學入手,在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如何運用創新思維對學困生進行轉化提出相關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創新思維;學困生;轉化策略
中國從發展的歷史來看,可以說是一個教育的大國,從春秋開始到現在,我國出過數不勝數的教育家、文學家,孔子、孟子等先人的思想不僅在中國國土上被廣為流傳,發展至今,在世界的大舞臺上也被諸多國家所推崇。在先人的這些思想中,一直以來都提倡教育的重要性,要注重因材施教、修身養性等方面,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教育漸漸演變成將成績視為學生能力的重要標準,也就有學困生和優等生的劃分之說。在學校教育中學困生的衡量標準就是成績差、不聽話等方面,一旦成為學困生,不僅是自己對學習喪失了信心,而且在教師眼里也對這些學生采取了放任的政策。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注重學困生的發展理念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鼓舞教師要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運用創新思維來轉化學困生的學習,促進學困生得到平衡的發展。
一、初三化學教學中存在學困生的原因
就從初三化學的教學來說,在化學這一門課程中,不可能一個班級都學習的很好,畢竟學生之間存在個體性差異,而且在成長過程中會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這些因素中有家庭的、社會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那么,本文就對后天因素的影響來談談具體存在哪些方面的影響,只有將這些形成原因弄清楚之后,才能在此基礎上對癥下藥,提出合理的策略。
(一)基礎打得不扎實
初三化學是奠定在初一和初二的學習基礎上的,是需要前期形成理科思維,才能夠在初三這一階段進行良好學習的。但是學困生在前期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習化學的方法沒有掌握,或者是用錯了學習方法,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在初三階段成績一落千丈。
(二)學困生沒有將基礎知識進行背誦和記憶
初中的化學屬于理科中的文科,有著許多要背誦和記憶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恰恰是較為基礎的內容,許多難點與重點都是建立在這些知識點的基礎上的,而學困生可能是由于自身記憶力不好,或者是對這一塊知識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不去記憶和背誦,從而使得化學的學習越來越差。
(三)學生不聽從教師的要求
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成為學困生的這些學生往往有很多是由于上課沒有認真聽講,做事馬虎,沒有理解清楚化學題干的要求,從而盲目解題,導致答非所問,一些概念混淆,使得自己的學習上不去。
二、創新思維下做好初三化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對策
在了解化學這門課程中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后,就要以此為出發點,在創新的基礎上來對學困生進行轉化。學困生作為教學中的一個群體,對于他們的轉化是關乎到整個班級學風的形成,提高素質教育的重要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打開事件大門的關鍵鑰匙,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必然有對這方面的興趣,才能花心思在這方面。學困生存在基礎知識差、愛玩、對學習興趣不大等缺點,優缺點是相對應的,同時也具備活躍的思維,接受新事物快等優點,學困生對學習是不大感興趣,沒有花時間在學習方面,通過正確的方法指導爭取將學生的興趣用在學習上面,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再加上初中化學是一門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課程,正是由于化學這門學科屬性,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多增加體驗的機會,并且將這些體驗的機會多多給予學困生,調動學困生在課堂的參與度與積極性,讓這些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的快樂,在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信息上,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二)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學習
在初三的化學教學中,枯燥是課堂所呈現的最大特點,這對于自制力差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不能起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為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可以改變課堂的組成方式,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初三化學課程教學中。
小組合作學習,簡單地來講,就是課堂一種互動形式,憑借自身的能力差異分工合作,通過競賽的形式得到相應的獎勵來刺激學生的勝負欲。
在初三化學的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將一個小組內劃入成績好和成績差的學生,以優帶差,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在小組學習中安排小組成員完成思維導圖,共同就一個主題進行復習,如空氣,要求學生將空氣中的成分如氧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用途和制法在思維導圖中體現。小組有了共同的目標,更有凝聚力。教師也可以在討論結束后,多多抽取學困生進行回答,不像以往讓小組指定的人回答,這樣做可以抽查是否小組每個人都積極地進行討論。
(三)教師輔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學困生在學習初三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會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所以幫助學困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方法包括:讀書方法,找問題的方法,歸納整合知識的方法,記憶方法等,因此,教師可以讓這些學生從最基本的概念掌握開始,一層一層地掌握核心知識點,可以從一開始由教師代為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整理,通過學習、觀摩,促進學生能力的整合。
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學困生與優等生之分,教師要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喻菁.化學教學中學習情景創設的作用與路徑探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7(8).
[2]李長民.淺談在化學教學中構建和諧課堂的幾點做法[J].科技咨詢導報,2007(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