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星
【摘要】當前,高校國防教育出了很多問題,給國防教育的育人價值兌現大打折扣,使學校國防教育成為眾所矢之的。必須推進改革高校國防教育的策略,即依照國家安全環境、國際戰略形勢的新動向來整合國防教育內容;讓大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創新水平的提高作為改善國防教育樣式的途徑;用實現國防教育科學化、規范化的宏偉理想來打造國防教育學科;須用培育專業化、高層次師資隊伍作抓手來協調國防教育機制建設。
【關鍵詞】新形勢;推進;高校國防教育;改革策略
國防教育乃我國國防建設的重要內容,它有利于提高國防意識、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民族向心力。當前作為全民國防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以軍事課教育和軍事技能培訓打主的高校國防教育存在很多問題,給國防教育的育人價值兌現大打折扣,使學校國防教育成為眾所矢之的。以“新思維”、“新策略”為動機,求新、求變為目標的新形勢下高校國防教育改革已是大勢所趨。
一、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高校國防教育的原因
自1985 年試點,到2001 年全面普及,至今走過風雨30 年的我國軍訓工作,有成績,有經驗,更有問題,它慘烈阻礙著高校國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原因有:
(一)高校國防教育內容體系僵硬老化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1985 年學生軍訓中還實行了有關國際戰略環境等內容的軍事理論教育;2002 年教育部等三部聯合制定了《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且于2006 年修訂完善了大綱。卻止步于2006 年這個大綱至今,使教學內容體系沒有與時俱進,僵硬、老化的劣質是無法同新時期國際政治經濟軍事氣候與我國新國家安全觀相匹配,就很難解決學生的熱點、難點,很難喚起學生的興趣,很難啟迪學生的心靈。
(二)高校國防教育式樣呆板僵硬致使育人價值很難兌現
當前高校的國防教育樣式已漸漸形成式樣呆板僵硬、目標糊涂不清、載體老化單調等病癥。國防教育課堂上的傳統 “講授式”、“填鴨式”教學樣式仍然唱主角;軍事訓練場上多年不變的站軍姿、三大步伐與隊列“老三樣”;最終總結軍訓目標匯報上的訓練方陣到主席臺前集體亮相、接受領導成果檢閱的“行政范”;僅憑此贏不下現代戰爭的正步走、拔軍姿、疊被子的學生軍訓“三法寶”;當前平常國防教育活動局限于在“國慶節”等特別紀念日舉行活動的展示上,等等諸如此式樣呆板僵硬的高校國防教育、致使其育人價值很難兌現。
(三)國防教育學科建設落后而且很難獲得研究資源、惡化了國防教育專業人才發展
基于非常落后的國防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和沒有成就的學科理論體系和學科樣式、模糊的學科研究法式、不明確的學科研究對象;基于極慢地國防教育外在制度化建設、學術與實踐貢獻都沒得到社會與學術界的廣泛認同,都導致國防教育至今沒有進入國家的學科、學位與科研基金申報目錄,所以該研究領域就很難得到研究資源、很難獲得社會和學術界的認同。國防教育人員沒有學科認同而且學術前途空間狹小,惡化了國防教育專業人才發展。
(四)高校國防教育機制建設不協調、深深束縛著師資隊伍的打造
當前我國高校國防教育機制建設不協調,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各唱各調:只有很少的高校建起了獨立的國防教育教學機制,成為學校獨立的二級教學機構,且配設了國防教育的專職教師;一些高校盡管建立了國防教育教學機制,卻把它捆綁在體育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等教學機構,當做學院下屬的教學機構對待,其教師隊伍是專兼職并蓄;大部分高校沒建立專門的國防教育機制,僅簡便的把它掛靠在保衛處等學校行政部門,其教師隊伍常稱為“萬國部隊”。高校國防教育機制建設的不協調,深深束縛著師資隊伍的打造。
二、新形勢下推進改革高校國防教育的策略
(一)依照國家安全環境、國際戰略形勢的新動向來整合國防教育內容
2015年7月1日表決通過了新國家安全法。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為適應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我國以法律形式確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舉措,假設繼續限于2006年大綱中劃定的內容進行軍訓教學,其遠離實際、僵硬老化的特征是無法激活學生的精氣神。響應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倡導的“深化國防教育改革”的精神,必須精準抓住國家安全新形勢演化的走勢特征,依照國家安全環境與國際戰略形勢的新動向、依據國防現代化的需要,用
“三貼近”原則把國際政治、軍事時事帶入課堂,把非傳統安全內容融進教學,努力培育大學生的良好國家安全意識與新國家安全觀。
(二)讓大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創新水平的提高作為改善國防教育樣式途徑
踴躍改善與創新國防教育的方式手段。要增強國防教育的效果,提高它育人功效,須全方位改善國防教育的方法路徑,擴展渠道,創新觀念。重點將思想指引、輿論傳播、軍事行為、課程教育、行動養成、文藝默化、環境烘托等策略有機相統一,關心大學生的成人成才成功要求,密切大學生的現實,務實加強國防教育的時代最強音。對國防教育教學,須以以學生為本,用“研究性”教學樣式,活化他們的學習精氣,激活他們的創新理念;登“實踐育人”、“養成教育”而非單一的“軍事鍛煉”、“技能訓練”的思想高遠來對學生軍訓,重點采用聽、練、看、思、辨等多路徑,讓大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讓其育人價值升華;不斷擴大國防教育的信息傳播載體,踴躍用手機媒體來拓展國防教育。
(三)用實現國防教育科學化、規范化的宏偉理想來打造國防教育學科
30 年來,國防教育學科的建制盡管獲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國防教育學科仍然沒有進到官方的學科、學位目錄。向學科殿堂前進,是國防教育的奮斗方向,就須增強兩個層面的打造,首先增強國防教育基本理論探究,確定學科內在的基礎概念、邏輯起點與基礎范疇,構架國防教育學理論體系,改善國防教育學的深層理念、學術原則與規范,深化學科內在理念機制的穩定;其次增強國防教育學外在社會機制的建構,國防教育專職教學與研究隊伍的發展壯大、專門學術刊物的創辦、科研立項的爭取等。
(四)須用培育專業化、高層次師資隊伍作抓手來協調國防教育機制建設
高校國防教育教學機制的建設很不協調,這慘烈地造就了不完善的國防教育教師專業培育機制、不健全的職稱評定體系,有的高校沒把國防教育教師并進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總規劃中,致使國防教育教師的身份認同危機重重,沖撞著國防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目前須用培育專業化、高層次師資隊伍作抓手來協調國防教育機制建設,極力把它作獨立的學校教學單位來建設(若確有困難,以其納入思政教育教學機構,統一進行教管),且依據教學需要配齊對應要求的專職老師,增強國防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化培育,提高其學歷層次與教學科研能力,盡早建設與改善國防教育師資的培育培訓機制,以推進國防教育的健康發展。
“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提高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質量”,這氣壯山河、振聾發聵的黨的十八大報告,是對高校國防教育提出的殷切期望。讓關心高校國防教育的人們高舉新形勢下我國國防教育的改革大旗奮力前行,高校國防教育就一定能迎來嶄新的曙光。
基金項目:本文章是 “湖南城市學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所、湖南省教育科學高校師德教育研究基地 ” 待驗平臺課題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