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光云
【摘要】近年來,我國對學前教育體制進行不斷的改革,使學前教育事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城市的學前教育體制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公辦為示范、民辦為主體”的學前教育模式。但是,我國農村的學前教育狀況一直不甚良好,在辦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政府職責不明、經費不足、師資建設不合理等。因此,針對城鄉學前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深入研究我國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有效路徑,是我們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關鍵詞】農村 學前教育 現狀 有效路徑
在二十一世紀,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為了提高我國的綜合競爭力,我國在不斷推動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為國家培養大量的高素質人才,滿足國家發展的人才需求。我們知道,學前教育是一個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開端,為學前兒童提供優質的受教育環境,能夠為他們以后的學校教育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學前教育發展狀況是我國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也是我國教育領域應當著重研究的重點所在。
一、農村是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重點與難點
我國《憲法》規定,我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教育平等是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學前教育是一個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開端,為學前兒童提供優質的受教育環境,能夠為他們以后的學校教育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農村,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受教育程度非常關心,很多家長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的重要途徑,農村學前教育在農村也是一件民生大事。但是,我國城市與農村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并不平衡。目前來看,城市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迅速,逐漸形成了“公辦為示范,民辦為主體”的學前教育模式。而在農村,學期教育事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政府職責不明、經費不足、師資建設不合理、入園難等。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將會進一步影響到我國農村廣大學前兒童的學前教育情況,甚至影響到他們以后的學校教育情況,飛航不利于我國農村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
二、我國農村學前教育面臨的困境
(一)政府職責不明確
在農村地區,政府部門對實施學前教育的幼兒園監管不足,職責分工不明確,管理混亂,缺少專門的學前教育管理部門。幼兒園的合理布局對于解決生源問題非常重要,然而,在農村地區,很多村莊離公辦幼兒園較遠,孩子接送不方便,就優先選擇離家近的民辦幼兒園,不能合理的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有的農村地區比較偏僻、貧窮,沒有公辦幼兒園,可能有幾所民辦幼兒園,但是由于距離的原因,農村孩子的家長將孩子送到了無證的民辦幼兒園,甚至是那些不規范的托兒所。由于沒有專門的學期教育主管部門,這些幼兒園之間往往存在不正當的競爭,尤其是有證與無證民辦幼兒園之間的惡性競爭,使得農村地區學期教育制度混亂,非常不利于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農村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經費不足,收費不規范
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經濟的足夠投入,比如,2006年9月1日后,我國農村地區義務教育的學雜費也免除了,這就是國家對教育事業的經濟保障。但是,我國學前教育至今還沒有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國家的經濟保障仍然不夠,很多民辦幼兒園的收費也不合理。一是農村貧困地區學的前教育經費不足。農村地區政府部門沒有專門的對學前教育發展進行預算,往往是地方政府根據每年的財政收支情況進行經費投入,如果當年的財政預算充足,就會給學前教育一定的經濟投入;如果當年的財政緊張,也就不再給予學前教育進行經費援助。因此,農村地區政府部門對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不穩定性。目前來看,主張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呼聲很強烈,但是還未能實現。
(三)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
教師是教育事業中的核心成員,有一批優秀的教師隊伍,是提供優質教育環境、推動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是,從目前的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來看,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教師數量不足,素質偏低。師資隊伍力量夠不夠,很大程度上要看老師有沒有數量,有沒有質量。在農村地區,公辦、民辦幼兒園的教師數量都非常有限,尤其是公辦幼兒園的教師非常少,地方政府給公辦幼兒園的教師編制名額非常有限,連續好幾年也招錄不到幾個人。
三、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的改進途徑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只有思想上有了足夠的認識,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考慮到農村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必須轉變政府、農村家長、教師的學前教育觀念。一是政府方面。地方政府要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體制改革,努力開發學前教育改革的配套措施,將中央政策落實好,完善政府主導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頂層設計。地方政府要根據農村地區的具體情況,對有限的教學資源進行合理規劃,成立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部門,明確部門職能,對農村地區的公立幼兒園、民辦幼兒園及各種托兒所進行監管,取締非法幼兒園,遏制不正當競爭。二是家長方面。盡管農村地區幼兒園有限,分布不均,但是也不能為了貪圖方便就把孩子就近送到不規范的托兒所及其他非法機構。農村家長要成分認識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孩子接受到優質的教育環境。三是教師方面。幼兒園教師是學前教育的核心教育力量,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教書育人意識,以身作則,為學前兒童提供優質的教學環境,使他們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加強立法,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
我國缺乏完善的學前教育方面的法律制度。學前教育的立法問題,是提高政府認識、規范政府行為的重要舉措。很多地方政府對學前教育事業不夠重視,正是因為沒有法律的指引與規范。一是確定學前教育發展方針。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及規劃,尤其是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緩慢,管理松散,急需學前教育方針的指引。二是增加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地方政府應當對當地的公辦幼兒園提供穩定的經費投入,保障公辦幼兒園的教師待遇,為公辦幼兒園提供一個穩定、健康的發展環境。對于那些有證的民辦幼兒園,地方政府應當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和經濟獎勵,提高社會力量創辦幼兒園的積極性,保障農村地區充足的幼兒園教學資源。這對于緩解幼兒園管理混亂、競爭不正當也具有重要意義。
(三)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學校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的核心力量。總的來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制定規范的教師招錄機制。盡管農村幼兒園教師數量不足,急需要新的教師力量的投入,但是也不能毫無限制的招錄教師人員。農村地區幼兒園需要的是符合學前教育條件的教師,為此,必須制定規范的教師招錄標準,嚴格按照這個規范的標準進行教師人員的招錄。二是建立教師激勵機制。要想保持教師的優秀教學習慣,開發教師的教學潛力,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必須建立適當的教師激勵機制。比如定期進行教師教學質量評比、建立幼兒園教師績效考核制度、拓寬教師進修途徑等。三是定期培訓。幼兒園要根據每個教師的教學評比狀況,分析教師在教學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個別教師突出的教學問題所在,針對這些問題對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根據培訓結果,分情況對培訓教師進行適當的教學任務調整。
四、結束語
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基礎所在。為了能夠在將來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我國就必須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的發展現狀,尤其是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的發展情況。目前,城市學前教育發展較穩定、迅速,而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緩慢、問題突出,城市與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差距還較大,這種城鄉不平衡的狀況非常不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此,我們應當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學前教育新途徑,構建城鄉學前教育新格局,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儲朝陣.中國幼兒教育憂思與行動[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郝文武.教育哲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3]蔡迎旗.幼兒教育財政投入與政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4]馮靜.政府在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的地位研究[J].世紀橋,2010(7).
[5]胡永新.教師激勵機制的偏失與匡正[J].江蘇教育展望,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