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強
摘 要: 非連續文本是指非完整段落構成的文本結構,而是指一些形式上比較分散的圖表、使用說明書、地圖、目錄等內容。雖然非連續文本的連貫性從表面上看存在一定的欠缺,但是其具簡明、直觀、易于理解的特性是連續性段落文本無法比擬的。本文主要對加強小學語文教育中非連續型文本的重視進行闡述,以期通過非連續文本的訓練和學習,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 非連續性文本 小學語文 閱讀水平
小學是人們接受正規教育的初級階段,因此,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需要從小學階段開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圖表、非連續性說明書片段等文本將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為學生傳輸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信息及提取相關信息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利用文本資源,更好地認識非連續性文本
首先,現在各個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都有編者為各個單元設計的導語,主要是對接下來整個單元進行說明和對教學重點進行闡述,這些內容就是比較好的非連續性閱讀資源。同時小學語文課文的設計一般都配有相應的插圖,通過插圖對課文的大意進行描述,這些信息是有效的非連續性閱讀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非連續性文本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1]。
其次,《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敘事性作品、詩歌、說明性文章等“連續性文本”和“非連續性文本”都提出明確的要求:語文教學不僅要強調閱讀者理解所讀文章的內容意義,還要強調閱讀者應具備未來生活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并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因此,結合連續性文本的說明性文章《鯨》的指導教學,讓學生在《藥品說明書》、《手機使用說明》等非連續性文本中檢索并運用。
此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非連續性閱讀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機會,比如在教學《記金華雙龍洞》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出示游覽順序圖,使學生借助瀏覽順序圖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和寫作順序,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發學生一定的思考。
二、利用課外有效資源,提高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
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學以致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課外有效資源在課內的引用。非連續性文本信息在課外生活中比較常見,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年級和接受能力,針對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非連續性信息為學生設計非連續性文本資源[2]。如:學校教學樓分布示意圖,讓學生找到自己班級;說出可以到達班級的幾種線路;這個學期結束,下學期應該到哪個班級去注冊……通過圖表的閱讀訓練,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處理非連續性文本的理解與運用,比如看懂公交線路圖、讀懂車票信息、獲取信息欄中有用的信息等。
三、利用練習,加強非連續性文本的運用
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很多非連續性文本資料,比如商場的路線指引、道路的故障通知及小區的停電或者停水通知等,通過對這些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使讀者迅速掌握信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閱讀文本信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閱讀層次設置部分問題,對學生的閱讀給予引導,問題包括檢索性質的,這類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提取主要文本信息;還可以包括理解運用性質的,這樣的問題使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地了解。具體如下:
例:2015年12月26日(星期日)由于計劃設備檢修,將造成下列地區停電,請大家諒解:
(1)停電時間:上午8:30到下午5:30
停電區域:竺橋小區、幸福小區、三板橋小區
(2)停電時間:上午11:00到晚上7:00
停電區域:園林小區、津寶小區
(3)停電時間:早上6:00—下午1:00
停電區域:郢南小區、草郊小區、岳山新村
答題要求:認真閱讀以上通告,完成下列問題。
1.停電的區域涉及( )個小區。(檢索)
A5 B7 C8 D6
2.上午11:00到晚上7:00是( )停電。(檢索)
A岳山小區 B園林小區 C幸福小區 D三板橋小區
3.李東小朋友住在草郊小區,他外婆住新民小區,12月25日這天李東呆在( )方便。(理解、運用)
A自己家 B外婆家 C都方便 D爺爺家
4.針對停電通告,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評鑒)
通過這樣的生活場景小練習及問題的引導,使學生重視對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同時引導學生如何分析非連續性文本中的信息,從而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同樣是這份通知,對于五年級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提高非連續性文本的復雜性和難度,從而使學生對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具有梯度性和層次性。
例如:5.張小東住在草郊小區,12月26日是張小東生日,他約好他的同學晚上一起來慶祝生日,他的生日能正常進行嗎?為什么?(運用)
6.這份停電通告,你能看出缺什么嗎?你能提些合理化的建議嗎?(質疑、創新)
通過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內容的設置,使不同能力的學生都得到應有的鍛煉,而開放性問題的設置,能夠引發學生對非連續性文本更深層次的思考,進而使學生在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中掌握更多的信息。
綜上所述,小學生非連續性文本的練習對其文本閱讀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課內外非連續性文本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訓練機會,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肖聰,黃碧云,王建萍,等.“生本”視角下小學生“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研究[J].學理論,2015(2):153-154.
[2]許東.重視非連續性文本提高小學生閱讀水平[J].新課程導學,2016(18):90.
本文系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課題《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和測試研究》——課題立項編號:DHA1403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