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愛芝
摘 要: 新時期的教育者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已經非常嫻熟,作為教學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獨具的化繁為簡、由靜生動及以做促學的多元化功能,成為助力中學生提升數學素質、提高數學能力的一縷“東風”。本文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對信息技術運用過程中的技巧與注意問題進行了深入探析。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初中數學 教學運用
如果說新課改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場無聲的戰役,那現代化信息技術就是這場戰役中最新型的武器。信息技術自身強大的功能無須多言,對傳統教學的沖擊是在每個教育者對其嫻熟使用下完成的。當課堂成為有聲、有形、有色的舞臺,當學習成為可視、可聽、可做的表演,學生的興趣可想而知,學習效果自然突顯。對于傳統學科——數學而言,信息技術表現出了強大的促學功能,給學生展開一片可以觀察、想象、實驗、探究的新天地,讓他們直觀地體驗到知識是如何演變、轉化與形成的。信息技術讓數學解題思維暴露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認識到原來那些看似高深的問題,竟能用很簡單的方法解決。信息技術的確給數學課堂帶來生機,但與此同時,擺在教育者面前的問題是怎樣合理使用、巧妙運用信息技術,讓它發揮功能的同時不至于喧賓奪主,不至于流于形式。本文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對信息技術運用過程中的技巧與注意問題進行了深入探析。
一、借助信息技術,以做促學
聽再多不如做做看,想再多不如動動手,這就是新課改提出的數學學習應從理論走向實踐的教學新理念。信息技術給學生提供更多做的機會,讓他們在一個模擬真實的數學空間中展開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從聽到做,再以做促學。就如學習“有理數混合運算”時,可能通過“智能教育平臺(Z+Z)”,讓學生玩24點的游戲,學生通過鼠標操縱計算機上已經出示的四張牌,然后添加各種運算符號進行運算,計算機在學生計算出結果來后,不但會對此進行評價,還會將學生的解法全部列出,使學生對自己的運算過程一目了然。通過智能教育平臺的功能學習勾股定理,學生感到簡單有趣,通過移動不同五巧板拼接多個全等直角三角形,從而驗證勾股定理,比之教師一筆一畫在黑板上講解,學生的認識更直觀,理解更深刻。
二、借助信息技術,變靜為動
傳統靜態教學已經跟不上新時期青少年的思維方式,同樣在破解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方面突顯出弊端。在一切工作講究“高效率”的今天,借助有限的課堂時間,怎樣讓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達到“最大化”,應該是每個數學教育者最關注的課題。運用信息技術實施動態教學,鼠標輕輕一點,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演示,抽象的知識就動態化了、就“活”了,學生的思維會跟隨這個動態節奏一起“運動”起來。如教學生認識點、線、面之間的關系時,可借助多媒體,演示人走在沙灘上留下的痕跡,讓學生感受“點”是如何在運動狀態下成“線”的;演示汽車的雨刷來回擺動,或者清潔工刷玻璃的場景,讓學生觀察“線”又是怎樣運動成為“面”的;看到飛快旋轉的三角形突然形成了一個可怕的圓錐形龍卷風時,學生突然醒悟到“面”在極速運動下是怎樣成“體”的。同樣,信息技術還可以將數學的精髓“數形結合”思想,通過動態變化展現在學生面前,一切變化與運動盡收眼底,同時輔以圖形和圖像,難點與重點就會不攻自破。
三、借助信息技術,化繁為簡
作圖與計算是數學課堂最常見的學習內容,也是最讓學生頭疼的內容,很多作圖與計算不但是重復和機械的,還是十分繁雜的。面對這些內容,傳統教學只是借助一些實物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和突破,但結果仍舊是一知半解。信息技術化繁為簡的功能給學生帶來便捷,如借助計算機的功能探索“如何截取一個幾何體”這樣的問題,不必面對有的學生根本連一個規則的正方體實物都無法制作出來,所以即便動手也無法切割出一個真正的平面的難題,而是輕松運用計算機,不但是三角形、梯形與正方形,就連五邊形和六邊形,截取幾何體也輕而易舉。所以當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時,不會將更多時間與精力放在如何作圖與計算上,而可以放在更有深度的學習環節中,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任何一種教學輔助工具,都要在發揮它最大教學功能的同時,注重運用方法與技巧。傳統教學即使有再多弊端與短板,但仍然具有無法撼動的地位與作用,所以教師在信息技術運用上,要特別注重科學的合理性,一方面應該與數學學科特點結合起來,突出對學生數學思維的訓練。學習數學的過程其實就是思維“運動”的過程,讓學生體驗思維過程,從中思考領悟,這是數學對中學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所以信息技術一定不能脫離數學本質內容而存在,否則就會成為一種形式。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傳統與創新雙結合,盡可能地將兩者的價值挖掘出來,讓多元化的技術手段在數學課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從而實現多種資源的優勢互補。再者,教師要適當把握信息技術運用的“度”,雖然它有諸多優勢,但并非課堂教學的必備因素,應該清楚只有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一切方法手段與資源都應是為學生服務的。切忌不要讓太多課件、幻燈片成為課堂的主角,而應通過合理整合,讓信息技術成為助力學生在數學天空振翅翱翔的“東風”。
參考文獻:
[1]李棟.信息技術給數學插上飛翔的翅膀——淺談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9(20):58-58.
[2]安志軍.為教學插上技術的翅膀——青島市初中數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深度融合的探索[J].山東教育,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