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芳
摘 要: 隨著高中英語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的“高耗低效”弊端已然不能適應新的教育發展的要求,必須代之以有效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逐步采用有效教學成為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 新課改 高中英語 有效教學 自主學習
開展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提高教學的效率,即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實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落實的最優化。具體來說,它包括教師有效地教和學生有效地學兩個方面。二者關聯密切,教師有效地教是前提,學生有效地學是根本和最終歸屬。有效課堂教學特別強調在課堂45分鐘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以此促使教學成績大幅度提高。有效教學反對課內損失課下補、課外損失校外補這種加大作業量、延長教學時間、打疲勞戰術的方式提高成績的辦法。同時,應以教師和學生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為根本,反對以摧殘師生身心健康為代價,力爭實現“輕負擔、高效益;低時耗,高質量”的有效教學。
著名教育學家姚利民將“有效教學”解釋為通過教學過程的教學規律,成功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的學習,相對有效地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的教學。具體到高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既要看是否遵從了語言獲得的規律,還要看學生能否培養出語言輸出的能力及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效果如何。《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將英語課堂從關注知識的培養提高到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習慣的培養,從而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必須不斷變革教師的教育觀念,改變教學策略,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由重教師的“教”向重學生的“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重教師為核心向重學生為核心轉變,由被動學習向主動探究轉變,由孤立學習向合作學習轉變,由單一評價向多元評價轉變。那么,具體到實際教學中,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又該如何實施有效教學呢?
一、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激發高中生學習興趣和動機
1.有效導入。導入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最基本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如果巧妙導入,就可以營造深厚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熱情,激發學生語言交流的熱情,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其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極大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活動也會因此而更好地開展。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前精心設計,準備多種豐富的導入手段,把握一定的原則,優化Lead-in的設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有效提問。有效教學展開的基礎是學生“想學、要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十分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說:“如果教師的提問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就能使學生在每個階段都連貫地表現為等待、探索和行動。”學習動機是決定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當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到有趣時,學生就能夠集中精力,就會對語言材料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辨析和想象,從而獲得更多、更為牢固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課堂提問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提問,獲取教學雙方的信息及反饋。在課堂提問的情景下,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學生對舊有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新課程的理解程度,據此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做出及時的調整,從而確保教學有效性。學生通過回答老師的提問,獲取學習的信息和反饋,找到學習的不解之處,有利于完善知識體系。
二、創設高中英語有效教學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有了學習興趣,就會產生積極的學習動力,學生的學習才是主動的、積極的、有力量的,才能全身心地參與學習。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高中生的心理認知特點、認知規律、興趣愛好及教學內容的實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教學。
三、合作交流,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合作交流是新理念下課堂教學中提出的一種全新的學生學習方式,是除師生之間互動外,生生互動極為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學生之間能夠面對面地交流、溝通、促進。課堂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合作中探求新知,學生們總是充滿激情,興趣飽滿,動力十足。經過教學實踐觀察發現,學生自主參加某項學習活動,而非被迫去做這項活動,他們就會對該活動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求,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學中,教師采用分組教學、競賽的方式,引入唱歌、音樂、畫畫等使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興趣盎然,熱情很高,學習效果出人意料得好,這樣的學習,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樂在其中,語言知識掌握得更靈活、扎實、豐富和牢固。
四、激勵評價是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保證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各自的優勢,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激情、對他們的激勵,使學生在心理上受到尊重,更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課堂評價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及時、明確、肯定的評價,讓學生更有成就感。作業評價中,教師應運用激勵評價,滲入情感因素,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
總之,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以生為本,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現在知識水平,創設良好教學情境,采用激勵性評價手段,倡導合作交流,關注學生情感,發掘學生學習潛力,幫助學生自我認識,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是新課改理念下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的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