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森
摘 要:當今世界,人才是社會發展、競爭的根本。我國倡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的人才,在整個教育階段中,義務教育階段是學生基礎學習的重要階段。其中,關于美術課程的目標是要求學生通過美術課程的學習,對美術產生持久的興趣并逐步培養學生的美術基本素養。而這兩個目標達成的關鍵就在于基礎素描知識的學習。因此,對于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基礎素描教學進行探討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教育;基礎素描;教學方法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基礎素描教學的重要性
素描,是借助于單色線條的組合表現物象的造型、色調和明暗效果的繪畫。狹義上的素描,專指用于學習美術技巧、探索造型規律、培養專業習慣的繪畫訓練過程。它在各類繪畫教學中有最基礎、最重要的地位。
素描作為一種繪畫藝術,在教學中應融入人對事物的感情,它是藝術的本源。因為作品中包含的感情因素是藝術發展的根本,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充分挖掘小學生獨特的個性表達和藝術表現力。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黃金時期,對于外界充滿了好奇心并極易受到影響。美術繪畫作品是他們表達自我的一種渠道,是表現心理和性格的一面“鏡子”。而教授繪畫技巧和基礎知識既能讓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又能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成長發展,幫助學生培養更加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見,小學基礎素描教學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聯系密切。所以,教師應該努力做好課堂設計,提高教學質量。
二、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目前,小學美術教師在教授素描基礎中基本采用兩種方法:一是老師講解后學生實踐;二是老師親自操作后學生臨摹。這兩種教學方法,在當今應試教育機制下最為普遍且在公眾中接受率最高。但是,這都是將老師與學生相分離的方法,學生與老師并無太多交流,課堂氛圍缺少活力,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學習和創作。教學就變得刻板、僵硬和模式化。很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藝術感知力和鑒賞力。這樣的課堂教學就失去了開設這門學科的本來意義。
2.課堂教學無法顧及每一個學生的特點
每一個學生都有學習美術的潛力,都是一位藝術家,對學生給予鼓勵,讓學生用繪畫表達、創造,是義務教育美術課程的意義之一。而且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不論以何種方式,每幅繪畫作品中都暗含了學生的“語言”,表達了他們的內心情感和美好的愿望等。所以老師需要通過學生的作品與他們溝通、交流,給予關心和幫助。但從目前來看,大班制教學模式無法有效滿足教學需求,不能夠有效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使學生無法更好地表現自我,降低了學習興趣。
3.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活動開展較為單一,教學方法不系統、單一化。在教學過程中,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下。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無法提起自己的學習興趣,進而降低了美術教學的效率。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基礎素描教學方法簡析
針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可以得知不能用單純的枯燥的素描教育發展學生的美術認知、技能,應該針對不同時期的學生特征,用心思考和感悟,使用合適有效的教育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通過教師用語言對知識進行描述解釋,是一種綜合性的、常用的教學方法。其中一是實物與圖片相結合的講授法,通過照片、視頻或者實際物品這些直觀的東西傳達知識,提高學生興趣;二是“統講”與“分講”相結合的方法,在課堂正常授課以后,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指導,使學習進度能達到一致。
2.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在教授方法之后,通過將畫畫方式展開等一系列方法展示給學生看。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一是演示要把握好度;二是演示要合時機。總的來說,就是要在適當的時機用合適的方法,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并提高學生對繪畫的興趣。
3.輔導練習法
在學生動手實踐和創作完成后,都需要老師的指導和修正,這是一個長期的、需要持續多次的過程。同時,教師在輔導中一要針對全體學生;二要與學生的興趣點密切相連。要讓學生體會藝術和天賦的公平,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多進行交流,給予指導和鼓勵。
4.合作學習教學法
合作學習就是將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具體分配時一要根據實際合理分配小組成員;二要保證小組中每個人都有任務,讓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鍛煉學生的團體合作能力,培養合作精神。
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剛剛起步的重要時期,引導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全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價值觀。本文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教學方法,只是簡單的分析和探討,在實際生活中還需要老師結合實踐以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萬秦文.加強和改進美術基礎教學的思考[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
[2]林志俊.兒童素描教學探討[J].新課程,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