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 要:主要從三個教學理念出發,依靠其具體在課堂中展現的方式,致力于為學生打造一個不僅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和水平,并且能夠更多地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真實體驗的快樂課堂。
關鍵詞:創設情境;學生體驗;快樂課堂
教學過程應當是一個雙向性的互助活動,而今教師扮演的角色對學生的影響則大大超出了自己的職能范圍。因此,在教育教學不斷創新發展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時代,教師一直在努力尋求一個學生體驗與教師快樂教育的平衡點。小學數學很容易被認為是一個枯燥的學習過程,有不少人因為覺得數學無味而選擇放棄數學,甚至產生一種畏懼數學的心理。我一直希望能夠更多地讓學生走入課堂,開啟快樂學習之路。
一、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數學的應用化教學在如今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以及應用,我也嘗試著將數學與生活相聯系,為同學們打造一個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應用化教學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選取一個情境,將情境引入課堂,在同學們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下去學習一些新的數學知識以及解答數學應用題。除此之外,運用生活化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將數學帶出課堂,帶離書本,走進生活,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他們會漸漸發現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習的科目,更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在這種生活化情境下對學生進行提問,相信學生能有更高的積極性,會主動地參與到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之中,這樣課堂氣氛也會更加活躍。
二、剝離對錯,興趣化教學
數學對于學生來說最枯燥的莫過于簡單的對錯,學生經過思考后得出的答案如果被教師簡單地定為對和錯,很容易導致學生的興趣逐漸消失,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的引導部分學生很有可能出現各式各樣的答案,為了引出新知識,教師勢必認同一種較為貼切的答案,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絕對不能完全否認異同的答案,因為其他答案可能是基于已有的知識做出的回答,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學會鼓勵和引導思考,讓他們知道不能完全停留在過去的思維模式上,而是要學會開拓新的思路。
興趣化教學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所選擇的教育方式不能太過死板和陳舊,選用小學生喜歡的事物來引導思考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多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擺脫沉悶的昏昏欲睡的課堂現象需要老師的積極努力,而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只有營造出生動的課堂氣氛,小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有興趣地去學習數學。
三、課堂活動自主化教學
在課堂上小學數學老師要嘗試通過課堂活動的形式,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習環境創設有效的課堂活動情境,學生可以不再被動地接受新知識,而是主動地探究,在動手操作中深化知識點記憶,更深入地進入情境。
例如,在學習線段、射線、直線的區別時,我發給同學們每人一張紙讓他們先嘗試著在紙上畫出來,讓他們探索各自的特點。直線沒有端點,可以無限延長,不可以度量。線段有兩個端點,不可以延長,可以度量。射線有一個端點,另一端可以無限延長,不可以度量。通過動手操作,學生不再“紙上談兵”,而是實在地對三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去了解知識內容,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
課堂活動需要注意的是課時長度以及可行性,并且在設計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喜好和興趣,使得課堂活動能夠更加有效。自主化教學其實不單單停留在課堂活動上,通過其他的一些方式,比如獎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總之,真正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的方式都有助于自主化學習。而自主化學習又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以及打造快樂數學的重要因素。
如今數學教育對新課程的要求是“新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我們不應當單純地注重教學結果,而應將更多的重心轉移到教學過程中,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體驗,不僅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的解題技術,更加重要的是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習體驗和思維情感,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的各項思想素質健康發展,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溫玉華.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快樂數學漫談[J].關愛明天,2015(9).
[2]王賀山.淺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實施快樂數學教學活動[J].關愛明天,2015(6).
[3]王坤.心態決定成敗:淺談小學數學健康課堂的營造[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