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平
摘 要: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成為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主要途徑。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如何為學生設計具有指導性、對教學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提示,如何更好地發揮“學習提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就成為閱讀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學習提示;閱讀思維
“學習提示”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所以提示中要承載學習任務,要有學習步驟,有學習方法,有完成任務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要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和學習的時間,讓“學習提示”為學生的閱讀思維導航。
一、“學習提示”的出示時機要把握準確
在40分鐘的課堂中,“學習提示”不宜過早或過晚出示。過早,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沒調動起來,思維不活躍,思路也還沒有打開,這樣,課堂就會過于沉悶,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也不高。如,有的老師上課伊始,先回顧文本的主要內容,兩三分鐘之后就出示“學習提示”讓學生自主學習,顯然是不合適的。如果“學習提示”出示過晚,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示與交流,缺少了思維的碰撞,閱讀的深度與理解的廣度得不到彰顯。
二、“學習提示”的內容容量要大小適宜
在一節課中,學生學習以及教師引導著學習是相融一體的,我們努力做到學生自主學習活動在前,教師引導在后,但一節課的所有任務不可能都由學生自主完成。如果“學習提示”承載的任務過小,學生通過學習,答案是一致的且都停留在文字表面,就失去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意義。在《麻雀》一課,字里行間滲透著強烈的感情,根據學習提示的要求,可以引導學生抓住使獵狗三次慢下來的原因的重點句子深入品讀,體會描寫方法,逐漸將孩子們帶入文本,體會情感,激發共鳴,以期做到有感情地朗讀。這樣的容量設計,是因為文中許多句子都是這樣的,步步引領,不惜讓孩子多讀,使“從讀中領悟情感”這一訓練點基本落到實處。最后,設計練筆,讓學生用上學到的描寫方法把想到的寫下來,及時地達到練習的目的。以屠格涅夫的原文結尾作結,并留拓展作業,增加課外閱讀,讓“母愛”在學生心中不斷回蕩。
三、“學習提示”要設置在關鍵處
所謂“關鍵處”即教學重點、難點,文章的重點段落,也就是既需有學生個性思考,獨立體驗,又需小組合作交流,還需教師引領之處。這時使用“學習提示”,更能很好地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從以下幾點著手:
1.學習提示的設計要與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相統一
我們知道,小組合作學習一般是在教學重難點處安排,所以對于一節閱讀課,本節課的重難點、語言訓練點是什么,教師一定要了然于心,然后在設計學習提示的時候,就要圍繞這些去設計,這樣才能使本節課重點得以彰顯,難點得以突破。而在這樣的學習提示指導下,也才能對課堂的重難點有更清晰地了解,使學習提示起到整合教學內容、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秋天》一課的教學重點著重放在以下兩個方面:(1)通過品讀課文和拓展延伸,了解秋天及秋天景物的特點,感受秋天的美。(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學生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針對不同自然段的特點,側重的訓練點也不同。第一自然段,主要是側重朗讀,以評代講,通過生生之間的互評、教師的點評與引導,引導學生感受秋天獨特的美,并引導學生將文字概括出一個詞(天高云淡)。第二自然段通過抓詞、想象畫面,來感受稻田的特點,并引導學生朗讀時也要學會抓住重點詞來讀出自己的感受。這段除了指導朗讀還有一個訓練點就是,學習抓住景物顏色和形狀的特點,練習用文中的樣式仿寫比喻句,給孩子多提供一些豐收的畫面,給學生搭建說話的梯子。三四自然段出示的自學提示是“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樹葉完成了他的使命,紛紛飄落下來,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三、四自然段,想一想樹葉都落到了哪里?”設計的思路就是一個句式的轉換,并引導學生學會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練習說話,整體思路就是由描寫秋天的詞語入手,此文概括成幾個詞,再將其他詞語,描繪成秋天的圖畫。這樣就輕輕松松達到了與教學重難點的統一。
2.學習提示的落實要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和教師的及時引導
對于中高學段來說,學習提示的安排一般包括的內容比較多,既包括理解學習內容本身,還包括思考理解的方法、總結文章的寫法等方面。對于低學段學生來說,學習提示的安排就比較簡單。比如《淺水洼里的小魚》這一課的學習提示,就包括理解小男孩如何“在乎”這些淺水洼里的小魚,從他的動作、語言、表情上加以理解。學生要在默讀課文的基礎上完成這方面的自學,還要在這個過程中簡單批注體會。這些環節的完成需要有充分的時間來保證,這樣才能使學生尤其是一部分學困生真正學進去。
學習提示的有效使用能夠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豐富語言,培養語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效地導航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
參考文獻:
[1]王燕.優化學習提示,提高自主學習的實效性[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11).
[2]劉翠娥.善待中職語文課本的“學習提示”[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08(9).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