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 要:教學中更加重視整體教學實踐在“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中的運用,它是一種最新的教學方法之一。“小學數學教學論”是一門集理論和實踐為一體的課程,其中課程、教學和學習理論知識是這門課程最主要的一部分。整個教學實踐過程都是以整體為側重點,整體是該教學論的核心思想,包括了知識和學習的整體性。有效整合了教學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教學的質量。探討了具體的整體教學實踐方法:設計課題、創建團隊、選取材料、明確任務、成績評分。
關鍵詞:整體;小學數學;實踐
一、設計課題
在整體的小學生數學教學過程中,設計恰當合理的課題是整體教學實踐的關鍵,設計課題時要考慮教學對象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設計一些代表性強,需要思考而不需要深奧的課題,需要適當緊密結合教學內容、知識點、重要概念。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而且還可以滿足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例如,結合人教版數學教材具有代表性的課題來舉例:一個矩形周長為32,其中該矩形的長寬之比為1∶3,求該矩形的面積。首先這個課題考查了矩形周長和面積公式,學生需要發散的數學思維,又能考查學生的算術能力和動手能力,該課題看似簡單,但符合我們設計課題的初衷。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并對某方面薄弱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這也是整體教學實踐的一部分。
作為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從小培養好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大有裨益。設計課題是“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中的整體教學實踐的核心和關鍵,因此要求教師設計好課題,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才能更好地實踐整體教學。
二、創建團隊
教師特別是剛剛畢業的師范生,創建教學團隊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可以交流數學教學的經驗,而且能夠促進相互之間數學教學方式的優勢互補。在教學團隊中,可以把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一起探討,創建教學團隊是“小學數學教學論”中必不可少的,它是整體教學實踐中的保障力量,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整體教學水平和教師的綜合教學素質。
在團隊里,根據團隊負責所分配的任務,完成個人所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例如,一部分教師可以進行教學調研,另一部分可以探討教學經驗,最后整合整個團隊的合作成果,得出團隊里成員有用的整體教學實踐資料。
三、選取材料
小學數學教學課程材料有:學習內容、教學目標、成績評定標準、知識整體結構。學習內容即為教師教學的內容,是“教”與“學”兩個總體共同達成的;教學目標是教師為達成某個教學內容所設定的目標,需要符合整體教學實踐活動,教學目標既不能立的太大也不能設得很容易;成績評定標準是對整體教學實踐過程中各個環節進行評分,做到有針對性地彌補;知識整體結構指的是整體教學實踐的主體部分,需要圍繞知識整體展開教學,使整個過程自成一體。
選取有趣味的教學課程材料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在整體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同時也需要聯系各種知識以便于解決學生的疑問?!敖獭迸c“學”相輔相成,既需要教師的“教”,也需要學生的“學”,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保證學生充分地自主學習,“教”為主,“引導”為輔,在教學實踐中也要重視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學習的能力。
四、明確任務
“小學數學教學論”的整體思想,需要一個明確的教學任務,無論是剛剛畢業的師范生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在整體教學的框架下,要做到明確教學任務。“小學數學教學論”的理論要牢牢掌握,制定理論任務,明確計劃,才能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做到得心應手,井然有序。依據“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把握整體教學實踐,把小學數學教學任務計劃制定完整,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最終達到整體教學的理想效果。
五、成績評分
成績評分的過程是對整體教學實踐的一個總結,有利于在后續的教學中“揚”過去教學優點并繼承發揚和“棄”過去教學不足并加以改正。成績評分由學生學習效果評分和教師教學成果評分兩部分組成,每部分各占50分。
教師教學成果評分從課題的合理性、課程的選擇性、整體教學知識結構性、課堂講解水平以及教學方式五個方面來評分,將每項分數設為10分,最后在教學團隊中,教師互相探討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這樣有利于整體教學實踐的提高。
“小學數學教學論”是整體教學實踐的理論基礎。本文從五個方面較詳盡地論述了整體教學實踐的步驟和關鍵,對整個小學數學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各個整體教學實踐部分,都需要教師從基礎出發,把握整體,立足目標,這樣就能夠達到整體教學實踐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唐荷意.“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中的整體教學實踐[J]. 教育探索,2012(6):57-58.
[2]浦祝志.探討“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中的整體教學實踐[J].新課程導學,2014(25):44.
[3]張勇超.“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中的整體教學實踐[J]. 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11):4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