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顯章
[摘 要]對于初中數學教育來講,無論是師生互動,還是生生互動,都是必不可少的,前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后者可以提升學習效率。所以,在實際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必須要重視互動模式的構建。本文結合初中數學教學要求,以初中數學為例,探討了數學教學中的課堂互動模式。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互動模式;具體思路
一、前言
教學改革的深入使得初中數學教學要求出現了一些變化,原有的教學模式明顯不能適應當前要求。所以,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新課標,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變知識灌輸為寓教于樂。這個過程中,課堂互動模式的構建是一個重點,需要教師在熟練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特點與其展開雙向互動,并在同時促進生生互動。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課堂互動模式
(一)互動的意義
初中數學課堂上進行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的意義在于兩個方面:首先,此舉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增強。僅靠死記硬背不可能學好數學,這一點也是數學與其他學科最大的不同點之一。在學習這門學科的過程中,學生必須逐步培養數學思維,運用恰當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學中注重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而互動恰恰就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最佳途徑之一。其次,此舉能夠集思廣益,打破思維限制。以往的數學課堂上,互動僅限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幾乎沒有。這種情況會促使學生形成定向思維,對其分析問題產生限制,不利于其創新意識的培養及解題能力的增強。而互動教學則是一種囊括了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經常開展的小組討論為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充足的機會。在學生之間有條件進行充分交流的前提下,學生就能夠掌握更多的解題方法,看待問題時思維也會更加靈活。
(二)具體思路
1.使學生在相互協作的過程中充分交流
協作有助于學生發揮創造性,同時也能夠使他們彼此影響,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為學生間的協作創造機會,使他們能夠從協作的過程中得到鍛煉。為此,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嘗試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探究。
以初中數學中關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識為例,由于這部分的內容需要學生進行類比聯想,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為其布置一個難度適當的任務,要求他們共同完成。這種做法將學生分為了幾個小的團體,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主動尋求其他組員的幫助,進而實現有效的協作。具體操作方法可參考:第一步,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兩個不等式,并將它們的解集用數軸表示出來。比如,5x-4<3x+2、2(x+9)>3(1-x)x。第二步,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并提出“五分鐘后每組派一名代表來說一說如何理解這兩個不等式”。第三,教師對學生發言進行總結,并對此種不等式與一元一次方程的關系進行歸納,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在進行到第二步的時候,學生會發現此種不等式與一元一次方程存在一些共同點,在討論的時候,通過聽取其他組員的發言,學生對于二者的關系就會有更全面的認識,再加上最后教師進行了總結,學生對于二者的關系就會了解的較為清楚。
2.將新技術與教學內容有效融合起來
多媒體具有傳統教學工具不具有的優勢,其不僅能夠呈現生動的畫面,還可以展示動態過程,揭示一些口頭表述難以說清的規律,所以,將其應用于數學教育中,可以起到增強互動積極作用的效果,有助于學生從互動中獲取更多益處。
以一次函數這部分的教學為例,以往的條件下,教師只能通過將函數圖像畫在黑板上的方式,來輔助講解。這種方式很難使學生產生互動興趣,對知識的理解也會停留在表面。但是,在應用多媒體的前提下,借助其超鏈接功能就可以將函數圖像生動的呈現在學生眼前,無論是講解,還是舉例說明,都非常的方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將因此更加系統和全面。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參考這種做法:第一步,教師為學生示范如何繪制一次函數的圖像,例子可以是y=5x。在繪制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與學生交流,并趁機強調繪制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使學生明白5的意義。第二步,教師可讓學生自由發揮,將5換成其他數字,并探討如何進行圖像繪制。這樣的做法既可以保證師生互動,也可以使學生之間有機會交流,為生生互動創造了條件。
3.將理論滲透進實踐當中
按照現行的初中教育要求,數學屬于基礎學科,理論是教學的一大重點,實踐也同樣重視。脫離了實踐的理論,將無法起到實質作用,所以,教學活動中想辦法使學生將理論付諸實踐也是一個重要任務。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想辦法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運用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或者從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到知識。
以黃金分割這部分為例,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開展分組合作,具體操作辦法為:首先,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三個小組,并確定每組的任務。對于第一組學生,教師可要求他們查找資料,總結黃金分割的來源。對于第二組學生,教師可要求他們歸納數學與黃金分割的關系。對于第三組學生,教師可要求他們聯系生活實際,整理一些能夠體現黃金分割理論的例子。其次,教師對學生成果進行匯總。對于黃金分割,在教師一開始提出的時候,很多學生都不了解,如果教師直接向學生說明其歷史來源,學生即使當時認真聽,以后也很容易忘記。但是,如果通過上述方式由學生自己去查找,那么,他們的記憶就會更加深刻,而查資料的過程中他們對于黃金分割的了解也會更加深入,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教學將事半功倍。
三、結語
總體來講,課堂互動為學生留下了自由發揮的空間,有助于其思維的發散,對其知識運用能力與解題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影響。所以,現實中教師就要注重為學生創造協作機會,并借助多媒體以及聯系實際等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有更多機會與教師、其他學生展開互動。
參考文獻:
[1]梁長煒.數學課堂互動提問八大誤區[J].考試周刊,2016.
[2]郭藝萍.在課堂互動中促進學生發展——例談實施“團隊·互動”語文教學模式的幾點體會[J].考試周刊,2016.
[3]唐慶明.熟手型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研究——以兩堂“數列的概念及簡單表示”課堂實錄為例[J].中學數學月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