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玲
摘 要: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和社會逐漸意識到教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根本,沒有教育,何談經濟。因此,國家大力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而在高中數學的教育上,個性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主要從三方面簡述了對高中數學個性教育的研究,其分別是現階段高中數學教育的現狀,高中數學教育出現的問題以及相關問題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個性教育;人才培養
一、現階段高中數學教育的現狀
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教育也在逐步地開展和深入中。我國對高中數學教育方面也進行了相關的改革,使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大減弱,但是在發展的同時,數學教育中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因此,加強高中數學教育中個性教育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二、個性教育的定義
個性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指教師能夠通過教學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身的長處,從而取長補短,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愛好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和教育。個性教育是集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并不是單一的教育。個性教育有三個特征,其分別是有較強的主體性、較強的目的性、較強的針對性。
三、高中數學教學中個性教育所遇到的問題
雖然教學的傳統模式大大減弱,但依然有一部分教師沒有擺脫過去舊式的教學模式,將大量的數學知識灌輸給學生,使學生只注重知識的積累而忽略對自身素質的培養。教師對學生的個性教育不夠,使學生的發展和綜合素質沒能很好地被挖掘。
另外,教師和學生過分看中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大大降低,上課的積極性不高,出現走神,不認真聽課的現象。部分教師只針對基本知識給學生做相關指導,而忽略個性教育的培養。這樣就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從而減少了人才的培養。因此,加強高中數學教育中的個性教育是必要的。
四、高中數學教學中個性教育問題的解決辦法
1.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在課上,教師應用積極飽滿的態度來對待課程、對待學生,以一顆負責任的心對待教育工作。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認識到個性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至關重要。轉變其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法,關注每個學生的特點和愛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應激發學生努力探索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開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問問題的習慣。上課多提問,提高問題的質量,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回答和課堂整體效果做出總結和評價。教師還應定期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定期找有問題的學生進行談話,及時進行溝通和交流,解決學生身上出現的問題。
2.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學生應加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中對遇到的數學問題進行積極地解答,更應該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和學習中,對老師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
學生自身也應尋找自身的問題,積極配合教師,認真聽講,對老師給出的問題積極地進行思考和回答,努力說出自己的意見,即使與問題的正確答案有一些出入,也無需灰心,找到問題的所在,與老師和同學溝通,解決問題,及時做筆記和總結,這樣有利于學生積極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目標。
3.加大學校的管理力度
學校應加大對學生的管理力度,制定相關的規定,增加領導上課巡視工作,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對犯錯誤的學生給予相應的懲罰,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獎勵,這樣可以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
4.國家應給予大力支持
國家應大力支持各所高中的數學個性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經費,保證學生能夠第一時間獲得最新的書籍等學習用品,教育是國家發展的第一要義。因此,大力支持教育事業是國家和政府義不容辭的事情。
5.把教學融入生活
教學是生活化的體現,要把教學融入生活中。比如,在學習異面直線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把日常生活中的異面直線找出來。通過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對異面直線加深了印象,深深地感受到異面直線的特征——不在同一個平面,不平行,也不相交。
通過對高中數學中個性化教育的探究,不難發現,教育一直作為國家和社會重點發展的目標,而學生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教育好青少年是國家、社會、學校共同期待的事。
個性化的學習方法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甚至可以靈活地運用到各方面的學習工作中。少年強,則國強,只有努力發展高中生靈活個性的學習方式,才會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一批批有能力、有智慧、有創意的高素質人才。而這項艱巨的任務,還需要我們廣大高中教師不斷地探索與努力,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和理解。
參考文獻:
[1]李玉琪.高中數學教學與實踐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慕全興.高中數學教學中個性教育的培養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