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令艷(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徐州 221116)
?
高職院校發展與校企合作的互動關系
陳令艷
(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徐州221116)
摘要:高職院校與校企合作互相影響,互為因果。不同時期,高職院校擔負著不同的任務,這導致校企合作的形式和范圍都有所不同,本文具體論述了高職院校在不同發展階段校企合作的形式及其互動關系。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互動關系
高職院校要想不斷發展提升,就應該積極構建校企合作互動模式,把雙方的利益訴求有機連接起來,把學校的辦學目標和教學方案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有利于高職院校提高教育質量,完成培養目標,有利于校企雙方相輔相成,共同進步。
企業為高職院校提供就業崗位,院校為企業輸入人力資源,這種“合作就業”的校企合作互動模式出現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高職院校剛起步,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而且面對著激烈的競爭環境,其主要解決的是從中專到高職的轉型提升問題,無論是學校的辦學目標、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設置等各方面都處于白百廢待興的狀態。這樣就決定了高職院校此階段的首要任務是規范辦學,完成升級。
之所以這階段的校企合作把重點放在了就業這一塊,就是由高職院校的辦學體制和辦學機制所決定的,高職院校與普高差別較大,它改“低學費,包分配“為“高學費,自主就業”,學生交付高額學費來到學校自然是想畢業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獲得與學費成正比的經濟收益。所以,為學生提供畢業后的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是學校能為此所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校企合作就業順勢而興起。各高職院校紛紛在各相關企業設立實習基地、培訓基地等,把臨近畢業的學生統一送到企業進行實習培訓,積累實戰經驗,培養工作素質,為將來在企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而企業會請企業內部富有經驗的專業人才和技術員工對學生各方面進行講課教學和實習指導,輔助學生的實習。這樣,校企雙方就達到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互動合作關系,學校通過輸送學生前往企業實習工作,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就業機會,滿足了學生要求的基本經濟回報;企業通過吸入學生進入企業培訓實習,獲取較低成本的人力資源,推動企業發展。
進入21世紀之后,高職院校開始有所發展,進入了擴大規模的發展階段,學校的專業類型、學生人數都在大幅度增加,辦學資源開始變得緊張起來,不能滿足規模擴張的需求。學校在師資力量、教學設備、教學用地等各方面的需求加大,校企合作不再局限在就業這一點上了。企業開始參與到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從專業方向的設置到畢業實習工作都與學校進行互動,共同設置專業、制定育才計劃和方案、置辦教學資源、承擔教學任務等。此時校企合作形式變得不再那么單一,主要形式有:由企業的專業技能扎實且經驗豐富的人員與學校老師組成一個新的教學組織和平臺,企業以此參與到人才培養中;另外,人力資源進行互幫互助,企業遇到技術難題時,學校提供高水平教學幫助解決,企業也提供企業人才幫助學校開展培養人才工作;企業對學校投入一定的資金或給予一定資金援助,幫助學校置辦辦學資源,共同建立實訓基地;學校針對企業的特殊需要,制定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計劃,為企業提供對口人才;企業和學校合作開展職業資格考證工作,共同投入到科技研發事業中等。
這一階段的校企合作形式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寬度,企業深入到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同心協力,建立了各種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大提高了人才的質量和水平。
到了2010年,國家啟動100所骨干高職院校建設計劃,大批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辦學能力、辦學條件等都有了明顯提升,與此同時,校企合作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已經趨于成熟,開始在科研、技術服務、員工培訓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一種全新的合作辦學模式開始運行。學校不再只是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增加輸出專業服務和科學技術,合作進行科研,提供學校服務的利用率,企業可以利用學校的人力資源和科研成果進行企業改革和創新。
當高職院校進入到內涵發展階段,這種模式才真正意義上全面展開,更加深入,并很快成為一種常態。校企雙方利用各自優勢合作開辦專業和學院,出現了一種特色的“園中有校,校中有園;廠中有校,校中有廠”的現象。
當前,高職院校各方面發展都成熟起來,但社會地位仍與普通高校差距甚遠。雖然高職院校在教學水平、科研能力、辦學規模等方面都已遠超中專、中職院校,但人們依然習慣于把兩者混為一談,并不看好高職院校。可見,高職院校目前主要的問題是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社會影響力,這就促使高職院校進入到品牌提升階段。
這時期的校企合作進入一個全面創新的階段,合作將更加深入、更高層次,校企雙方共同創新機制,開展各種創新活動,達到各自的目標。校企共同建立創新平臺,通過平臺整合統籌各方各種資源和要素,為雙方的合作項目提供優質的創新人才、創新環境、創新條件,打破各主體間存在的壁壘,各方共享信息、人才、資金、技術、設施等各項資源,建立長期深度的合作模式。這樣一來,學校成為優質創新人才的主要輸出地,企業則能不斷創新發展現代化技術和機制,促進新技術研發工作和生產力水平提升的快速發展。
總的來說,目前,校企合作走過了上述四個發展階段,以后也將會繼續發展,迎來新的發展時期。各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校企合作的發展水平,尋找存在的問題與矛盾,積極探索和嘗試,找到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合作形式,提升學校實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參考文獻:
[1]黃汝群. 高職院校互動融合式校企合作的探索與實踐——基于現代學徒制的視角[J].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 14(3):15-18.
[2]張百川, 張義勇, 常月梅,等. 高職園林專業校企合作機制的構建與可持續發展關系的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12(27):13680-13681.
[3]樂永輝. 淺探當前高職院校發展與校企合作的互動關系[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5(12):9-10.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