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張莊學校,河北 保定 072450)
?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巧用生活實例
梁敏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張莊學校,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的基礎階段,培養學生優秀的學習習慣及能力就要從這里開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注重生活知識與數學教學有效、完美結合。要善于發現、挖掘學生的生活常識,在教學中運用數學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數學探究興趣,能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生活實例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實例;教學情境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剛接觸數學知識,并沒有形成系統性的數學邏輯思維,所以在學習一些抽象或者較復雜的數學知識時不能有效的掌握。因此,這對數學老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在實際授課過程中,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能將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發散學生的固定思維,逐漸培養學生自覺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一方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打破了學生對數學的傳統認知;其次,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去探索數學問題。這種將教學課堂與生活問題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有效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效率。
現階段,理論講授和數學符號已經不作為小學教材的核心,而是引入了一些插圖,以吸引小學生的眼球。教材中攝入了生活問題大探究,生活小實驗等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利用這些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將教學內容生活化嵌入學生思維,給學生提供一個豐富的想象空間和實踐實驗平臺,啟發學生積極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對于低年級學生,他們更喜歡教師在教學中放入生活化情景,這樣會使他們對數學問題的研究更加有好奇心,學習也更加富有熱情,從而對數學產生濃濃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例如,一年級學生開學報到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引入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美麗的學校,學校為了迎接大家的到來,教師特意在校門口擺了幾盆花,你們誰能告訴我共有幾盆花呢?每盆花中共開有幾朵花?大家再看看我們現在的新班級,男生有幾個?女生有幾個?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呢?”學生面對這樣復雜的問題,固然是答不上來的,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在以后的學習中,這些問題我們都會慢慢解決,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數學問題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解決,所以,大家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留心我們身邊的數學。”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是為了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真諦。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場景進行目標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深度,培養學生的全面思維能力,這不僅是新課改標準的要求,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內容。教學內容一般都是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完成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天生好動和好奇心較強等特點,結合生活實例去滲透所學知識內容,切不可使用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這不僅會使本就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了無生趣,還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生活情境選擇時,一定要考慮多方面因素,以提高課堂效率為主。例如:在進行學習如何識別人民幣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模仿來進行教學,以超市購物為背景,設定消費者、收銀員等角色,通過讓學生模擬購物來加強學生對錢幣面值的認知,掌握錢幣之間的換算關系,真正體會到錢幣在生活中的用處,這不僅對增加學生全面思維能力起到了關鍵作用,還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在一起,學到有用的數學。
由于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角度去講授知識,盡量做到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實際,使用學生感興趣的語言講授知識和剖析問題,有利于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實踐證明,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給學生講授教學內容,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用平鋪直敘這種枯燥單調的表達方式給學生授課,必然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呆板、僵硬、缺乏生動靈活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弱,教學很難達到很好的效果。而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方式給學生授課,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時,教師可以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知識重點編制成順口溜,學生會輕而易舉地掌握相關知識:跑的最快是秒針,個兒高高,身材好;跑的最慢是時針,個兒短短,身材胖;不高不矮是分針,勻速跑步作用大。
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貪玩的特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知識完全可以通過生活游戲來提高學生學習熱情,通過數學生活游戲教學的教學模式會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積極主動、熱情飽滿地進行學習,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1.在學習了“20以內的加法”后,讓學生運用撲克牌分組進行玩加減法游戲和比大小的游戲。2.在學習了“圖形的認識”內容后,讓學生利用火柴棒分組玩擺圖形游戲,說說自己擺的都是什么圖形,這個圖形一共有幾條邊等。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熟練、快速地掌握所學知識要領,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數學即生活,數學教學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從生活中找數學的素材,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學生數學能力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實際問題,為自己的生活服務。讓學生在感知、認知的氣氛中想學、樂學、會學,激發出強烈的求知欲,將會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參考文獻:
[1]李寅年.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巧用生活實例[J].學周刊,2016,08.
[2]李寅年.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巧用生活實例[J].學周刊,2016,08.
[3]明英國.試論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巧用生活知識提高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6,09.
[4]吳坤燕.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巧用生活知識提高教學質量[J].亞太教育,2015,33.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