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摘 要: 在中學階段實施新的教改是非常重要的。把體驗式教學、探究式教學靈活融入高中數學教學中,不但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還能提高其實踐能力等。本文主要針對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相關應用進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夠為同類課程教學方式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 體驗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 拓展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
1.前言
自從我國新課改實施之后,不管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還是其他相關(如化學、物理等)課程教學都發生了很大轉變,可見,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新世紀課堂教學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活動,該種方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等,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我國未來對人才的需求。對于數學課程來講,涉及的理論性知識是比較強的,另外,實踐性也是很強的,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老師要根據每堂課程的教學任務及學生實際情況計劃、安排教學,采取這種方法構建比較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比較符合當前中學數學教學需求及目標的,本文將對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2.探究式教學的概念及實施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就現階段而言,關于探究式教學的概念,主要指:由于數學學習過程中涉及的相關數學理論知識(如概念、原理、公式等)是非常多的,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采取一定手段及方法,那么就會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課程是很枯燥的,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數學課堂上面對這類問題,老師只需要給出相應問題及事例,讓學生自己閱讀、推導、思考、探討等,讓學生自主發現相關原理及公式等的推導過程及結論。探究式教學的核心內容為:通過老師對數學課堂的精心設計正確引導學生對相關數學問題進行探討,發現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對事物發展規律進行分析等,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解,便于學生更好、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可見,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起主導作用的。探究式教學的最明顯特征是:整個數學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采用問題形式對數學知識進行延伸、拓展數學教學內容;對學生思維培養、綜合素質培養都起著重要作用;對學生具有激勵作用。
探究式數學教學的意義:改變了傳統數學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具有主導性作用,而不是過去被動式學習,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同時給予學生足夠空間探討、研究及解決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讓學生個性得到全面發展。探究式教學是以全體學生為基準點的一種開放式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對學生能夠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正確價值觀和學習態度,從而更進一步提高數學素養。
3.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
(1)通過精心設計問題,更好地誘發學生深入探究和學習。不管是數學教學還是其他課程教學,采取提問方式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可見,提問是啟發學生學習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1]。采取有效方法對課堂學習進行提問,不但能調動學生參與數學討論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產生困惑,從而進一步增強其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這個過程會促使學生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和處理問題、不斷提出新問題等,同時使學生的思路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由于高中數學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因此,開展探究式教學能更好地促進數學課堂教學任務完成,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所學數學知識等。為了更好地達到此目的,數學老師需要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地對數學課堂教學進行設計,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更深入地對相關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最后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數學模型,便于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學數學知識,尤其重要的是活躍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主動性等。比如:學習高中數學“等差數列概念”的時候,老師要先針對該概念進行提問,而不是直接對學生進行概念講解。如通過觀察下列各組數列,你能夠發現什么?具有什么性質?具有什么規律性?特點如何等?
①3,6,9,12,15,18,21,24…
②2,2,2,2,2,2,2,2,2…
③1,2,3,4,5,6,7,8…
④-1,-3,-5,-7,-9,-11,-13,-15…
通過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很快發現相關規律及特點,然后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的語言表達相關性質等,大家各抒己見,很快得出“等差數列的概念”。通過對該問題的探究學習,激發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欲望及激情,當學生掌握好等差數列概念之后,便于其更好地學習與等差數列相關的內容,學習等差、等比數列的同時,加深對數列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數列知識的應用能力。
(2)拓展學生學習空間、留有空白,進一步延伸探究內容。大量心理學研究表明:對于學生學習思維發展能力而言,它是一個從外部活動向內部活動轉化的過程。恰好,探究式數學學習與該思維發展能力是相符合的,采用該種方法不但能有效發展學生學習思維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對于“空白”來講,主要是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空間,并且給予學生相應的自主學習權力,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老師通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對相關內容留空白給學生,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及問題的探知欲望,還能夠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研究、查閱各種資料深入研究教學內容,通過體驗教學過程,真正體現數學價值所在,通過對相關數學知識的進一步延伸,培養學生學習探究精神。比如:學習“集合與函數概念”的時候,老師要先把本章主要內容用流程圖表示出來,然后提出相關問題供學生思考。這樣促使學生自主預習和了解整個知識架構等。不但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還提高學習創新精神及拓展思維能力。
4.結語
通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引入探究式教學,不但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能進一步發展學生學習思維能力,更好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任長松.探究式學習:學生知識的自主構建[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189-194.
[2]勒玉樂.探究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14-117.
[3]催連香.淺談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2014,(09):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