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鋒
摘 要:高中化學是一門集理論與實驗為一體的學科,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家長和學校更加注重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從多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豐富、實驗探究教學的加強等幾個方面來對如何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進行策略研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高中化學教學既包括課堂上的理論教學,又包括實驗操作教學,所以,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還能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化學實驗的實踐能力。
一、轉變教學觀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再是灌輸式地講授化學知識,學生被動地聽。首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可以很好地和老師進行互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其次,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知識基礎,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能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做到因材施教。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老師要更有耐心,給予其更多的肯定和鼓勵,樹立他們學習化學的自信心,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最后,教師要進行精心備課,設計教學方案,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豐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多媒體教學法
教學方法是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豐富教學方法并靈活運用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法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將所要講解的化學知識或者是實驗步驟通過多媒體更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例如,在學習“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含有雜質的工業乙醇的蒸餾實驗及其注意事項動態地展示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引出分離和提純的方法,還能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掌握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而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2.創設情境教學法
創設情境教學法就是結合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問題情境等,將學生引入到情境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生活情境教學法是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將化學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時,老師可以將生活中的有機化合物進行舉例,然后讓學生積極思考,總結生活中的有機化合物有哪些,具體都有哪些分類。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實現學以致用。
3.合作學習教學法
合作學習教學法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化學學科的特點采用的教學方法,高中生正處于構建知識體系的時期,更傾向于從同學的學習方法中進行學習和借鑒,同時化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化學實驗需要學生之間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所以,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法首先需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分成相應的小組,然后根據教學內容相互討論。例如,在進行“如何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的實驗時,就需要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一個學生負責安裝實驗設備,一個學生負責準備實驗用品濃鹽酸等,這樣學生各司其職,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三、加強實驗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加強實驗的探究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進行探究性的實驗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再按照化學教材中的實驗步驟給學生講解實驗過程,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不高。所以,在教學開始之前老師可以設置一些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針對問題查閱相關的資料,帶著問題進行實驗,在實驗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實驗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出的疑問,老師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進行積極的引導,啟發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掌握相關化學知識,進而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同時也有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這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要明確自己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自己的學習熱情,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促進自身全面素質的提高。老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在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燕雪.新課改環境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8):302.
[2]唐慶.論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刊),2013(5):151.
[3]李娟.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性: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8):43-44.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