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初維寶
摘 要:對話式教學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調節師生關系,幫助更好地傳播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從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工作流程、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教學方法、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實際應用三方面,研究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語文課堂,從而達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從思想上、道德上全面教育學生的目的。
關鍵詞:語文;學習策略;對話;課堂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2;G62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4-0070-01
對話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活動,是人與人交際最基本的方式。學校作為教授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場所,一切教學活動必定會與對話綁定在一起,而且會隨著教育的改革在語文課堂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對話式教學。以往傳統的語文教學,也會存在對話式教學,但并不是一套系統的教學方式,也沒有被廣大教師所重視。因此,在語文課堂中開展對話式教學,建立起師生之間對話平等的教學體制以及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成為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教學重點。
一、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工作流程
很大程度上,對話式教學應該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師生之間通過對話互動來化解彼此之間的誤會與矛盾,最終達到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目的。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以課本為介質,通過組織對話式教學使自己與學生之間進行關于學習的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而且,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能夠被及時傳遞到教師那里,或者被同學集體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學生容易走入的誤區,及時糾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語文學習思路。對話式教學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調節師生關系,更好地傳播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教學方法
學校應該注重對話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與理論學習,對語文教師在對話式教學的實踐中顯露出來的各種問題進行集中處理解決。同時,學校還可以組織一些教職工活動,互相交流彼此成功實踐對話式教學的經驗。對于教師的專業知識也應該更加重視,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要求教師在擁有扎實的語文知識的基礎上,還應該能夠靈活運用。因此,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要得到良好的發展,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學習,提升專業素質。
傳統教學方式的目的在于強調教師應該得到充分的敬重與尊嚴,主張教師地位高于學生。這種傳統教學觀念主要是為了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地位,但卻忽視了教學過程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實際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應該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得到最大的收益。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教學方式應該輔助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發揚以人為本的精神。以學生為本的新型師生關系是開展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的基礎,除了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外還要保持師生之間的和諧健康。實際上,以對話為學習策略就是要求教師以課本為參照,創造性地進行語文教學。所謂的創造性就要求教師不能 只以課本為材料,還要創新地發起對話活動,創造性地挖掘教學資源,以使對話式教學順利進行。從對話式學習策略的含義來看,要想實現有效的對話式學習策略,僅僅借助課本并不能達到順利進行的目的。對話式學習策略不僅要滿足教師對教學活動的預設,還要以此為基礎,發揮出自己在對話式學習策略上的創造性,有獨到的見解與新意。這個過程將會是學生收獲更多語文知識和學習素質的一個過程,也是學生的興趣所在。教師應該能夠熟練利用教學的新鮮資源,用此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開放式思維,讓對話式的學習策略更加開放。這也是對話式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除了能夠提供創新性的教學資源之外,還能彌補對話式學習策略的不足之處,解除所受到的限制。
三、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實際應用
例如,在《鋤禾》這首詩的學習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詩中所包含的意義,并且通過對《鋤禾》的學習獲得生活中的啟發,以對話為學習策略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教師可以先在講課過程中設置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如同學們在讀完這首詩之后,是怎么看待農民辛辛苦苦種地的過程的?當學生在這個時候聽到這樣的問題時,就會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及日常生活經驗得出自己的結論。接著教師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在討論之后,教師再給予進一步的解釋,幫助學生對這首詩形成更深刻的理解,獲得啟發。然后教師再提問學生“學習完這首詩之后,最大的感想是什么”,并布置為家庭作業。在家長的幫助下,學生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還會獲得生活上的經驗和教育,達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從思想上、道德上全面教育學生的目的。
四、結束語
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并影響著教學效果。這些問題不僅拖慢了教學改革的步伐,還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盡快地解決這個問題,廣大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各方面盡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通過創新性的對話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最后將以對話為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全面普及。
參考文獻:
[1]周佃淑.小學語文“對話”式教學探究[J].教書育人,2004(07).
[2]史玲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藝術[J].語文教學通訊,2007(27).
[3]邢秀鳳.回歸語文教學本色的課堂對話策略及實施[J].教育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