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史萍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職業教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家長對職業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職業學校的責任更大,職業學校的班主任的工作壓力隨之越來越大。依據這樣的教育現實,職業學校的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要以“愛”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教育。
關鍵詞: 愛心教育 職業學校 班級管理
作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首先應該愛學生。對全班學生,無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還是令人頭疼的后進生,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要全面教育學生,鼓勵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不斷進步,爭當合格的、優秀的中學生。依據這樣的教育現實,作為職業學校的班主任,我在平時工作中,從以下幾點對學生進行教育。
一、不吝惜愛心的投入
班主任首先要多與學生交心談心,使他覺得老師在乎他、關心他和信任他,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變學生被動接受管理為主動自我管理。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培養,集中體現一個“愛”字。由于中職生的生源相對來說比較差,部分學生有很強的自卑感,最怕別人看不起,由于長時間遭受冷落等不公正的待遇,不少學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這些心病不除,學生的成長、生活、學習道路上就會障礙重重,剛建立起的自信心就會動搖。這些學生多數缺少師長之愛、同學之愛、家庭及社會之愛,教師要熟練運用心理學知識,用愛心開啟他們的心靈之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動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才會接受啟發誘導;對學生滿懷熱情和愛心,盡量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才能幫助學生克服心理疾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如果對他們只用簡單甚至粗暴的方法,只能加大與班主任的對立情緒,給班級工作的開展帶來難度。所以,班主任要有一顆愛心、一顆真心,愛護學生,關心學生,促使他們向好的方面轉化。
二、抓住集體主義教育
1.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和集體的關系
通過教育使學生懂得個人離不開集體,根深才能葉茂,班興我榮,班衰我恥,利用集體教育與個別談心相結合,開展集體活動,使學生間的關系融洽,擰成一股繩,始終牢記個人言行直接關系到集體形象。
2.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學生有了一定的集體觀念,對集體榮譽就會產生較強的共鳴。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都給他們提出具體的任務、目標、要求,教育他們要盡最大努力,獲取最佳成績。同學們在活動中既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又領悟到集體的力量。
三、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目標定位
由于受“應試教育”傾向的影響,無論是社會、家庭,還是學校、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片面地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或唯一標準。作為職業教育,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優點、缺點所在;明白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該做,哪些事該馬上做,該怎樣做;思考自己的過去,審視自己的現在,設計自己的將來。加強自身能力和特長的培養,注重專業技能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保持嚴謹的生活作風。教育學生不能消極等待,要樹立目標,制訂措施,充分利用在校三年時間,勤奮努力,學好專業,全面發展,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為學校爭光,為父母爭氣,為就業打好基礎。
四、教育的重點要突出
1.要安撫新生的波動情緒。
新生入學后的兩個月內,許多學生失落心態相當突出,總覺得上中職不理想,情不自禁處于消極觀望狀態,不思進取,紀律性差,學習不專心。此時,班主任要及時開導,婉轉教育,“對癥下藥”,說服他們“既來之,則安之”,并主動適應新環境,懂得學習越努力拼搏,前景越光明誘人,否則,將被時代淘汰。
2.要抓好班團干部的思想教育。
教育他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改變以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不良做法。要嚴于律已,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帶領全班同學一起良性發展。
3.做好后進生的思想教育,積極引導,增強信心。
中職學生大多是初中時期的后進生,在長期的斥責中,自尊心、自信心早已蕩然無存,如何幫助這些學生找回自信心呢?
教師必須克服中職學生智力低下的思想。這些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差,大部分是由教師、家長的批評不當,幫家長干活,生病等原因造成的。中職學生絕不是“天生愚笨”,每一個職教工作者都必須從思想上摒棄舊的觀念,正確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
五、恰當的管理方法是帶好班級的關鍵
1.制訂合理正確的班級計劃。
中職學校對班級管理的要求更高,標準更嚴,獎罰更明。要對照文明班級評比規定和相關細則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確定班風、班規,要求學生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2.配備合適的班團干部。
班團干部配備是否恰當直接關系到班級目標能否實現。第一學期初,班團干部、舍長的選配,唯一依據是學生初步表現,要反復考查,慎重物色人選。所選干部在一學期中的表現可能并非所期待的那樣好。那么,在第二學期一開始就把班級工作重點放在干部的選拔上,按照競爭原理,能級原理,“民主集中原理”,在班內“因需設崗”,“以崗定人”。對缺乏工作責任性和熱情、工作能力較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干部要重新選配,通過他們以身作則的示范效應,影響和帶領全班同學實現目標。
3.正確看待和理性評價學生。
學生們往往很在乎老師的評價,在意老師能否公平、公正,實事求是,一視同仁。班主任必須正確看待和理性評價學生,一是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從學生所處的角度、位置、環境看待、理解和處理事情,領悟學生的所思所感所為,給予學生同等的關注。二是學會欣賞和信任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每一個想法,隨時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和閃光點,盡量給予鼓勵和熱切的期待。三是因勢利導、以情動人。用真誠和鼓勵,喚起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長、感受進步,走出自卑的陰影,玩味自身價值得以實現的愉悅和幸福。四是注意評價要以激勵為主。對于班內表現出色的學生要大力表揚,包括以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推薦其當三好生、優秀干部。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它的工作量無法用秤來稱,只要班主任以愛心為契機,用腦、用眼、用口、用手、用心去做,相信就會打造出良好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