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田甜
【摘要】文章以信息技術與意大利語教學學科整合為指導思想,提出以網絡為依托,應用信息技術整合意大利語言教學信息資源,整合現有語言音像資源、互聯網資源、教師個人掌握的教學資料信息資源和學生學習反饋信息資源,實現資源最佳配置,提出小語種教學信息平臺概念設計思路及其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自主學習;教學信息平臺;資源共享
一、建立小語種語言教學信息平臺
新世紀的大學生在適應跨世紀的科技發展背景下。在大學期間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同時利用學校提供的各種語言學習環境學習專業外語。但是目前單純靠課堂教學,已遠遠不能滿足求知者的欲望,而且由于小語種的特殊性,本身資源的匱乏,課堂上教師傳授的有限語言信息也無法滿足信息時代的需求。學校很難根據語言更新提供語言學習教學相應資源,所以學生不知如何有效地利用自主學習中心,自我尋找有效有用資料。根據現代教育技術設施,發展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學習潛能。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是盲目的,在海量的網絡信息中不知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語言學習資源,由于缺乏交流的平臺,造成教學資料分散利用率低甚至造成教學資源短缺的假象??梢姡⒁粋€供師生們交流教與學的信息平臺是急需的。
二、創設情景,引起興趣,引導學生初步感知
興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種情緒狀態,它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多媒體可以將無聲的語言和有聲的口頭語言及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有機統一起來,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教學內容中涉及的事物、現象或過程生動地再現于課堂,并將教學中無法展現出來的東西呈現在學生面前,為教學提供帶有極強感情色彩的形、音、義統一的信息集合體,把學生的各種感官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從而撥動學生“趣”的心弦、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其他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包括文字資料、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以及從Internet上獲取的信息)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這些多媒體能清晰地把動態的畫面展示于學生眼前,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之加深情感體驗,為深入理解文本作鋪墊。轉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能動性,強調學生的興趣在整個教育過程的主導作用。教師身份必須實現角色轉換: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者、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而是學生學習上的促進者、顧問,輔導員,學習資源提供者。為落實上述教學理念,建立一個供師生交流教與學的信息平臺是必要的,將這種“以校園網為依托應用信息技術整合各類外語語言教學資源而建立的,具有互動交流,便于更新和共享教學資源的外語語言教學資料信息源(庫)稱為外語語言教學信息平臺”,它是學習者必要的經過加工的信息學習資源平臺,利用這一信息平臺學習者可以更好地自主地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
三、外語語言教學信息平臺的構建
1.對現有外語音像教學資料進行數據化處理,盤活語音資料資源。但是這些豐富的甚至比較經典的音像素材,大多以磁帶、錄像帶方式存儲,隨著時間的推移,反復使用次數的增多,磁帶和錄像帶都面臨脫磁粉、帶基損壞等老化問題,長此以往,丟失珍貴資料的損失將是巨大的。因此,保護開發現有資料是刻不容緩的,目前最有效的辦法是將資料數字化。將學校以及教師個人的音像資源進行整理,這樣是資源長久保存以及共享的最佳途徑。
2.應用有線電視網絡采集語言影像教學信息,便于實施分類教學。有線電視網是全國最普及的語言影像資源之一,內容豐富,語音影像效果質量好,也易于采集編輯,錄制外語節目,經過編輯存人電腦硬盤或刻成光盤保存,信息平臺建立后,學生就可隨時點播到所需的信息資源,可以按需要反復聽,達到提高聽說能力和實施分類特色教學的目的。
3.因特網更新采集最佳教學信息資源,豐富外語語言分級教學內容。網絡時代的教學打破了傳統的“在規定的時間,在規定的地點,向規定的人學習規定的課程”的模式?;ヂ摼W、校園網龐大的信息量常常讓學生們無法下手點擊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資源,在檢索查找過程中浪費很多時間,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從互聯網、校園網海量信息中精選出適合不同層次學生水平的各類信息視聽資源,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建構自己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去探索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更加有針對性地學習。
4構建 “網絡外語角”,為學生提供交流平臺,促進聽說能力的提高。外語角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是公認的,開展外語角活動需提供一個公共場地、固定時間,通知外語愛好者面對面進行外語信息交流。因此,它的局限性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時間空間的限制,交流群體較小的缺陷,初學者害羞心理等都是外語口語學習交流的障礙。而網絡外語角的設立則可以充分發揮網絡跨時空的特點,在這個語言(視頻)信息平臺,學習者可以避免面對面對話的尷尬,可以放心、大膽地用外語進行交流。也可以由主持人有計劃有目的地提供各類交流信息和主題,讓世界各地的外語學習愛好者對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比如競選、和平、污染)進行時交流以達到學習語言、應用語言的真正目的。
四、小語種教學信息平臺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前景
開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高聽說能力。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由語言來體現和表達,而語言中無處不顯示文化的存在,文化的不通比語言的不通帶來的隔閡更大??梢?,一個人的文化知識底蘊與聽力理解能力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我們在信息平臺中開辟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心是必要的,通過閱讀和接聽交流中心提供的文字音像資料,不僅能提高閱讀能力和聽說能力,而且還可以學習到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識。我們可以精選一些中國文化、西方文化的經典之作比如中國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圣經、佛經等內容開展主題討論。隨著我們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識的深入,在聽的過程中,自然就容易理解聽到的內容的真正含義,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聽力理解能力,掌握文化背景知識,討論某些文化背景的話題自然也容易了??傊庹Z語言信息平臺有效地整合了現代教育技術與小語種教學,重新配置了教學資源,達到高效配置外語語言教學資源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元慶.構建新型互聯網應用模式 推進中國信息化建設.現代電信技術,2002
[2]羅世平也談21世紀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J]外語界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