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玲
【摘要】問題意識的培養是學生學習熱情的基礎,也是教育直接的目標,開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利于學生對知識點本身更有深度的思考,更能促進學生在所學領域范圍的創新。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解決問題的關鍵便是不斷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直到找到答案,因而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實踐的分析與思考極為必要。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生問題;教學方法
一、培養學生在數學中問題意識的意義
高中數學思維的運用,尤其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已經成為目前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能否針對數學知識提出問題,本身就是學生學習過程的一部分。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教師偏重于對學生知識的灌輸,缺乏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的思考分析,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的接收狀態,不僅不利于學生對于高中數學知識全面的掌握,也不符合我國培養高素質綜合運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高中數學的直接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在數學思維的基礎上解決問題的能力,簡單而言,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重點,這也是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的重要價值。正如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其學習的源動力來源于對問題的思考,也就是本文所說的問題意識。在我國的應試教育階段,由于教育理念的錯誤引導,導致“唯分論”的觀點,促使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中以爭取分數作為其學習動力,在教學中教師直接進行數學知識的灌輸,學生反復的進行題海戰術的練習,盡管在分數效應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卻也造成學生數學學習思維變得僵化死板,被動的接收數學概念、題型板塊、解題方法,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創新。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的思考,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的學習,另一方面也能通過學生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夯實其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例如,在二次函數的解析式的教學中,一般式的解析表達方式為:f(x)=ax2+bx+c(a≠0),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缺乏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學生往往不加思考的進行被動式的接收,對于表達式的具體內涵無法做到正確認識。當學生以問題意識的方式對表達式進行不斷思考,例如在a=0的情況,那么表達式就成為一次函數,失去二次函數的基礎,同時能夠根據一般式的圖像進行頂點式以及零點式圖像的推導,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加強對于一次函數知識的回顧,也能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的掌握數學知識。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意識的培養,不僅僅是通過在數學知識教學中的問題引導,還需要教師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基礎上,通過對課堂氛圍的調控,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課外實踐的引導多個方面的配合,來逐步實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樹立起問題意識。
1、活躍課堂氛圍,積極鼓勵學生提問
在我國長期的教育發展中,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重要的地位,在高中的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是課堂氛圍的主導,在傳統的教學中由于我們沒有意識到對于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加之學生在課堂之中對于教師的敬畏,往往課堂氛圍顯得異常的壓抑沉悶。在課堂中,教師的“滿堂灌”,學生的埋頭記錄成為目前課堂沉悶氛圍的真實寫照,這也就束縛了學生在課堂之中提出問題的可能,不利于其問題意識的培養。
因而,在高中數學課堂之中,教師需要積極調動課堂的氛圍,一方面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提問空間,另一方面也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發現問題的思考。例如,在課堂之中教師轉變知識灌輸的方式,以探討疑問的教學語言來解析知識,并在關鍵的環節中引導學生提問。比如,集合由眾多子集組成,將一個班級看作一個集合的整體,班級中的小組能否看作是其中的一個子集呢?將小組看作一個集合,那么小組中的單個人是否也能看作是小組的子集呢?用詞疑問的方式來引發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
2、轉變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問題意識
學生問題意識難以提高的重要因素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著重要的關聯,在以前的教學之中,教師往往對于高中數學知識進行照本宣科的解讀,忽略了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影響。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結合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進行完善,例如實現分組式教學方法的運用,來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激發學生問題意識的增強。
例如,轉變常態的宣講式教學方法,將知識競技模式納入到教學課堂之中,推動學生探究式的學習。以概率與統計知識板塊為例,首先,選擇指定數學知識項目作為學生競技的選題,如“學校學生一周的遲到率統計”,由學生根據競技選題進行統計工作執行;其次,將課堂學生分成若干組別,對競技題目進行數據調研、分析以及運算。通過課堂中直接實踐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自主的去分析概率知識的特點,并在統計過程中逐步掌握統計的具體方法,以此不斷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3、加強課外實踐的引導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方向,不僅僅停留在高中數學的知識點運用之中,知識源于生活,因而對于學生數學思維培養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在學生課外實踐生活之中通過數學思維的影響,來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在數學課堂上,根據學生的生活情況設置與學生貼近的數學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比如,學生從家到學校具有3000米的路程,其中一段上坡為2500米,一段下坡為500米,假設學生下坡速度為0.1米每秒,學生從家到學校共計用時1個小時,那么其上坡速度為多少?以此類問題來引導學生在課外實踐生活中,加強對于數學問題的思考,從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結語
總的而言,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不僅利于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對于知識更加牢固的掌握,同時也是我國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的實踐體現,因而在長期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應當得到足夠的重視,并在教學氛圍的布局、教學方法的運用以及學生生活實踐的問題意識引導層面進行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為學生營造能夠提出問題的空間,提出思考問題的方法,以及鼓勵學生進行數學思維下問題的思考,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參考文獻】
[1] 王小平. 提高高職高等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下旬, 2012(03).
[2] 韓 ?冰. 金融應用型院校專業導向下的高數教學體系[J]. 金融理論與教學,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