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摘 要 眾所周知,說是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說能促進聽、說能力,也能提高寫作能力??梢娍陬^表達能力在四基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蓚鹘y教育下的很多學生,他能讀會寫,但到生活實際中來,就是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他們“能說會道”,成了各教育界人士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 小學英語 口語表達能力 對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4-0026-03
交際是語言教學的本質,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借助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和交流。語言學家湯姆斯(d.hymes)認為:語言能力不僅是指能否造出合乎語法句子的能力,還應包括能否恰當地使用語言的能力,而說話是語言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交際的重要手段。小學英語教師應做到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時不拘泥于教材,一切活動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說話氛圍,激發說話欲望
英語對小學生而言是新鮮事物,小學生都是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因而只要教師在起步階段注意引導,努力創造說話氛圍,消除學生怕說錯,怕說不好的顧慮,保護好他們的說話欲望。那么,在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方面,我們就邁向了成功的一步。
首先,在給他們上第一課時,我不忙著上新課,也不向他們講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而是向學生出示了許多生活中的英語:chocolate(巧克力)、cd(光碟)、jeep(吉普車)、wc(廁所)、sofa(沙發)…學生積極舉手發言,體驗成功感,沒想到自己沒學過英語,居然還會說不少的英語單詞了。讓他們感覺學英語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從而增強了他們說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激發了他們說英語的興趣。針對一些最基本的日常用語,我編了這樣一首兒歌:
朋友見面說什么?hello,hello是您好。
朋友告別說什么?再見再見是bye bye.感謝別人說什么?thank you thank you 是謝謝。
對不起請說Im sorry. sorry sorry 是對不起。
熟人見面how are you?回答請說fine,thank you.第一次見面how do you do?回答還是how do you do?
禮貌用語要切記,小朋友爭做好兒童。
然后,我向學生提出了用英語向我、小朋友和自己爸爸媽媽打招呼的要求,并對實行這個要求的學生給予取一個英文名的獎勵。學生興致極高,很快,校園中“Hello,miss lin.” “Thank you,and you.”的招呼聲此起彼伏,用英語說話的氛圍基本形成。不出一個月,學生就養成了用英語說話的習慣,這大大增加了他們說英語的機會。
另外,平時和學生相處,我注意盡量用英語,為學生創造說話機會。這樣,不僅鞏固了書本上所學的內容,許多書本上沒有過的日常用語也早已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日常用語也就不在話下了。而且,我漸漸發現小朋友之間那些粗話、臟話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文明、更禮貌的用語。
二、利用游戲活動,發展口語能力
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唱愛跳。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這些特點組織游戲活動,讓他們在喜聞樂見的形式中充分發展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絕大多數學生回忘掉自我,全身心投入到游戲中去,他們會在輕松愉悅的環境里擺脫英語的生澀感,從而自然大方地講英語,逐漸提高語言組織的能力。例如,在教句型what colour do you want?I want…我設計了who is lucky ?的游戲。拿出已準備好的一個顏色轉盤,然后各組派一名代表選取一種顏色,轉動轉盤,看指針會停在哪個顏色上,最后給猜隊的那個組予以一顆五角星的獎勵。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雙方的通用語言只能是英語,對于犯規的要予以一定的處罰。這樣,學生們積極投入,思維敏捷,極大程度地訓練了學生的口語,真正做到了“學中玩,玩中學”,學生加深了對句子的理解。
在上pep unit 3 my friend 時,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guessing game : I have a friend ,he is a quiet boy. he is thin but strong ,he has big eyes but small mouth .he likes English. who is he?學生根據教師的描述,紛紛舉手猜他是誰。此外,學生們還踴躍舉手,要求自己描述讓其他小朋友猜。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有的猜老師,有的猜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還有的甚至猜起了動物、水果等。
三、利用PPT,活化口語能力
英語專家c.e.eckerley在論述英語教學時說:the teaching of English differs from the teaching of many of the other subjects in the school curriclum,we learn it in practising it.語言有一定的創造性和靈活性。要想在英語課堂上培養學生活用語言的能力,運用各種PPT創設情境十分重要。小學階段的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緊密聯系,運用PPT集圖形、文字、動畫和聲效等多種媒體于一體的特點,創設出扣人心弦的圖文并茂、生色俱全、生動形象的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懷著愉快的心情積極參加眼看、耳聽、口說、手寫、動腦等多種器官并用的學習活動中,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動機,從而更自覺、更有趣得進行英語的語言交流。
四、指導會話表演,提高口語能力
教材中的語言既規范又口語化,表演會話對于語言知識的積累有其獨到之處,既可再現會話情況,又可強化語言的記憶儲存。我在教學中狠抓朗讀與表演,要求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自由會話。表演時,輔以適當的道具,相應的動作,夸張的表情,恰當的語調,既能防止因疲勞而產生的厭煩情緒,又能提高教學的效果。如《劍橋少兒英語》第一級上冊unit13中有這么一段對話:
T&P:Hi,mum!
M:Hi,tom!hi,peter!
T&P:Whats for breakfast?
M:Come and have a look. Do you like them?
T:Great!I like sandwiches.
P:I like hot dogs.
T&P:thanks ,mum.
M:you are welcome.指導這段極其生活化的對話時,我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分角色讓扮演mum、peter和tom的三位學生上臺表演,看看誰是最佳演員。小孩子門為了表現自己,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華,個個聲情并茂,表演得像模像樣。整個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臺上是演員,臺下是觀眾、評委。學生們表演著各自的角色,各盡其職,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與愉快地掌握了這段對話,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提高了口語能力。
五、現場看圖說話,注重表達能力
我采取讓學生自己說,教師多鼓勵、多表揚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當教師用完整、連貫的句子示范后,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學生得法于課外。如:一次我拿了一只可愛的小狗玩具,讓學生看狗說話,學生們你一句,他兩句,在交流、討論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概括、總結,把精彩的句子綜合起來。于是,學生很快就完成了一篇口頭作文,題目各種各樣,如:“What nice dog” “my friend” “do you like him?” 很是精彩。
六、給予表揚鼓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正確的教育與懲罰無緣。教師應正確對待學生在學習中的差異,應看到每個學生都有其閃光的一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旺盛活力與潛能。”在英語課上,我一貫用不同的標準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于發自內心的贊賞。“good!” “great!” “you are so clever!” “good job!”或點點他們的小鼻子,給予肯定的微笑。學生從我的舉手投足中感受了老師的愛意,我對學生能力的肯定和進步的期待,逐步消除了他們用英語交際的膽怯心理,都渴望再次表現自己,總會將小手自信地舉起來。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教學實踐活動,我逐漸體會到發展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給英語課堂帶來的活力?!氨鶅鋈撸且蝗罩!迸囵B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亦非一日之功。為了能讓學生開口說英語,教師應注重自身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的提高。另外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練習。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