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京蓉
摘要:中小型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力量,占企業總數的90%以上,是我國最為活躍的民營經濟主體,其信用度不僅體現著企業自身的信用水平,也影響到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近年來,各級政府一直都非常關注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企業信用管理制度漏洞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企業信用管理制度;漏洞;思考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8-0000-01
當今社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的信用在企業發展中起者重要的作用。在市場的日益競爭下,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銷售也隨之產生。企業信用銷售是企業競爭的重要手段,但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卻嚴重滯后,阻礙了企業的長遠發展。根據如此的現狀,有學者做了《企業信用管理調查問卷》,對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缺失狀況的分析。共給1200戶企業發放了問卷,收回995份有效問卷,其中838戶有信用銷售業務的企業,調查結果如下所示:
一、對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缺失狀況的概括
根據問卷看出,企業已經使用信用銷售管路制度的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根據調查看出大多數企業已經感覺到了市場的激烈競爭,但是信用銷售比例較低,嚴重影響到了企業的發展。信用銷售是在市場競爭中產生的。消費者希望的信用銷售是,企業能通過降低交易成本、獲得短期融資、增強產品質量保障等獲得利益。各企業不得不通過信用銷售來維持客戶。所以,在調查中表明,社會競爭越激烈,企業就有可能采用信用銷售的方式。企業的信用銷售也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因為不同于現金銷售,企業就得加大風險防范意識,并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控制和識別企業信用的存在的風險。
(二)企業信用管理制度是控制信用風險,但信用管理制度的落后,不利于銷售的發展,對企業在市場的競爭也有影響。所以企業管理制度缺失嚴重表現在,如下:
第一,現在企業存在信用管理部門和人員的不足,不能保證擴大銷售與控制風險之間的平衡。信用銷售能幫助企業規模的擴大,同時也帶來了風險,但企業必須要保證兩者的平衡。所以企業需要設立單獨的信息管理部門或信用管理經理,來保證企業的快速發展。但在我國企業中,設立專門的信用管理職能部門的還很少,不利企業發展。
第二,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存在著風險,沒有有效的客戶資信管理制度,不能識別客戶信用存在的信用風險。想要有效的控制信用風險,就先要進行科學評估客戶的信用。但很多的企業沒有對客戶進行詳細的了解,加劇了風險。
第三,企業還需要了解客戶的信用政策,才能有效的避免風險。但現在企業的客戶授信制度不完善,不利于信用風險的防范,存在缺陷。
第四,信用管理銷售不同于現金銷售。現在企業在對客戶發送貨物時,資金不能及時到賬存在著預期和壞死的危險。這主要是應收賬款管理制度的缺陷,不利化解信用風險。
(三)在調查中,企業的應收賬款存在缺陷,對企業信用銷售有很大的風險。許多企業面對競爭的壓力,不得不采用信用銷售,卻忽略了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設,這使企業的風險越來越大。
二、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缺失的問題分析
我國的企業已經開始采用信用銷售的方式,但是發展的較為緩慢。企業的發展存在著收益與成本的關系,收益低于成本就減小了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的動力。信用銷售存在的風險較大,而且失信的懲戒機制也不完善,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困難。信用風險轉移機制不健全,使企業信用銷售的負債成本增高。我國的債權保障服務又是剛剛開始,機構體系不夠健全,企業沒有很好的保障。客戶的信息在信用銷售中有著重要意義,但是我國的征信體系并不完善,這給企業信息的搜集帶來了很大的成本。雖然我國已經開始大力推進征信體系的建設,但遠不能滿足信用銷售企業的需求。
三、對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建設的建議
首先,應當建立符合我國的信用管理技術和輔助系統,培養專業人才,增加信用師資力量,并在企業中予以運用和推廣。其次,應當大力推廣信息的公開,加強征信體系的建設,降低企業對信息搜集的成本,加大企業使用信用管理機制的興趣。再次,加大對失信者的懲治,大力推廣誠實守信的道德文化宣傳,給企業的信用銷售降低風險。同時,加強客戶信用管理,制定出完善的信用管理組織機構,要知道,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是一項技術性、專業性、綜合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需要由各個組織和部門配合起來才能夠完善,完善的信用管理模式要求企業可以在整個管理與經營活動中來重視信用的事前、事中與事后控制,這離不開專業人員的分析與調查。為此,企業需要建立起獨立的信用管理目標,合理調節企業內部的財務目標與銷售目標,將信用管理職責合理的分配至銷售、采購、財務等部門,共同完成工作。最后,應當極力培育各類債權保障服務機構,使其更加完善降低風險。完善應收賬款風險評估體系,促進企業擴大信用銷售規模。而企業應加強對員工的信用管理,增強對員工的信用培訓,并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招聘、選拔、晉升等職能中,將人的誠實性、可靠性、責任感等信用特征作為考察、測量和培養的重要依據。
總之,企業信用管理制度是企業在市場競爭能力中的核心組成部分。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的壯大,有力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加快企業的發展。國家也應當推進各種體系的發展,減少企業的阻力,降低企業的成本,促使企業建設和完善信用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1]胡士華,盧滿生.信息、借貸交易成本與借貸匹配——來自農村中小企業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11(10).
[2]陳曉紅,吳小瑾.中小企業社會資本的構成及其與信用水平關系的實證研究[J]. 管理世界,2007(01).
[3]王亞軍,楊東旭.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對稅收征管與納稅服務的影響及其應對探討[J].天津經濟,2014(12).
[4]李政.“先照后證”登記制度下的無照經營監管問題初探[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