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玲
摘要:要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效率,教師不僅要研究怎樣教,更應該研究學生怎樣學;不僅要做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更應做學習策略的培訓者,從學困生的角度出發(fā),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轉化;學困生;初中英語;教學中
一、用教師真誠的愛消除學困生的自卑感
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關系。作為教師要尊重其人格,維護其尊嚴,把愛心無私地奉獻給他們,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與他們談心,幫助他們克服消極情緒,分析學習上的障礙,找到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詞匯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詞匯量更多,再加上許多句型及短語也要記憶,學生學起來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我們的教師多給一點愛心和耐心。我們應該做到“好看的要愛,有傷疤的更要憐惜。”只要每一個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信心,感情誠心,獻出愛心,工作耐心。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英語教師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學起來才有積極性,如果一個教師一站到講臺上學生就對這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學好呢?首先讓他們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過后,再對他們進行了耐心,細致的教學。學困生大多是因為學習差,從而產(chǎn)生自卑感,導致行為差。但他們卻往往很重感情,講義氣,對于不信任他們的話和不平等對待他們的行為產(chǎn)生出極強的逆反心理,演出一幕幕令老師傷透腦筋的“惡作劇”。因此,老師首要的是要以誠對待他們,不歧視他們,成為他們的朋友和知己。有了這一步,轉困就有了基礎。老師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放下架子,深入到學困生中去,洞悉其內(nèi)心世界,用真誠的愛去換取他們的信賴,學困生便可以轉化了。如果采用簡單粗暴或一味說教的方法去教育學困生,只會加劇其逆反心理,使得學困生的學習更差,以致不可救藥。
二、巧用高超的教育藝術促成學困生在合作中快樂成長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深刻體會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它不但能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讓課堂充滿生機活力。更重要的是,英語課堂的合作教學有助于學困生獲得更多的學習策略。一方面,教師可以幫助每個學生找到并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另一方面,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也會讓學困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方法、技巧等。再者,在課堂合作中,各小組要順利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也必須學會一些基本的學習策略。因此,筆者在班上開展了“一幫一”活動,給每一個學困生安排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同桌,指導他們制定目標、計劃,改進學習方法;在平時的學習中,協(xié)助英語教師幫助、輔導、檢查、督促學困生的學習。
三、和家長溝通利用合力達到脫困目的
英語教師平時要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與溝通,及時反饋學生在校英語學習的情況。讓家長通過老師的反饋增進對自己孩子的了解,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同時英語教師也可以調查學生在家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對待英語的興趣和態(tài)度,以及每天在英語上所花的時間等。家訪是家庭和學校互通學生的表現(xiàn)和學習情況,達到共同教育學生之目的的教育方法,使用得法,對于轉變學困生將起到積極作用。報喜、報憂應都是老師家訪的內(nèi)容,但目前報憂的居多,尤其對學困生。其實,這樣的家訪效果甚微,學困生對此已習以為常,認為無非是老師到家向父母“告狀”,然后父母將怒氣在他們身上發(fā)泄一通,其后果是:學困生同老師、學困生同家長之間形成了對立,相互封閉起來,有的學困生常這樣評價老師:“他(她)只有告狀的能耐!”。對待學困生,長期使用此類家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陷于了被動,由于一次又一次希望的破滅,對自己的孩子也徹底絕望了,索性隨他去。到后來,一聽說老師家訪,便想辦法回避。老師不妨改革一下家訪的形式和內(nèi)容。第一,讓家長確定面談時間;第二,家長、老師、學生三方相聚一堂,開誠布公;第三,老師對學生的優(yōu)點及其好的表現(xiàn)濃墨重彩,以此增強家長、學生的信心;第四,提出中肯的希望,以利學生進步。
四、利用優(yōu)點樹立信心,多表揚,少批評
學困生最缺乏的就是自信心,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差,因此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事實上,任何一個學困生都是有優(yōu)點的,關鍵是要去發(fā)現(xiàn)。英語教師可發(fā)動全班同學為他們找優(yōu)點,找特長,將學困生的優(yōu)點、特長匯總制成優(yōu)點單通知該生及其家長,旨在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認識到自己也是有許多優(yōu)點特長的學生,老師、同學們正期待著自己。同時,應充分利用他們的優(yōu)點,使其發(fā)揮作用,實現(xiàn)自我價值。在轉差的過程中,對差生取得的一點一滴的成績都應及時給予鼓勵。這對每個學生來說均很重要,尤其對學困生更應如此,凡是他們有一點進步均以表揚,以鼓勵他們學英語的信心,凡是有錯誤的地方應耐心細致的糾正,盡量少批評,多表揚,在他們平時的作業(yè)中多給幾個“good”之類的詞語,這樣以來他們就覺得教師喜歡他們,學英語也相應的有了興趣。初中英語學習中暫差生的轉化是一個艱難、曲折而長期的過程,所以我們英語教師一定要勤奮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認真分析原因,尋找相應的對策,力求在脫困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相信通過所有英語教師的齊心協(xié)力,我們一定能減少英語學習中學困生的數(shù)量,使兩極分化現(xiàn)象得到嚴格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