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慶生
摘要: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無論在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業人才方面,還是在提高創新能力和提供知識、技術創新成果以及增加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獨特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可以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人合作、學會生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創新精神;自主管理;班級;模式;作用
國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關鍵在于創新。而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無論在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業人才方面,還是在提高創新能力和提供知識、技術創新成果以及增加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獨特的重要意義。在相當長的時期里,學校管理過多地強調了管理的嚴格規范與整齊劃一,從而不同程度地忽視了作為獨立個體的教師和學生在管理過程中的多種需要與潛在能力,因而忽視了作為共同活動體的師生群體在教育管理過程中的交互作用和創造能力,從而使得管理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活力。
如今,教育工作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全面轉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業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自主教育作為一個適應時代發展,順應社會需求,是弘揚、培養受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強、自律精神,給予受教育者以人文關懷,促進其身心俱健的全面教育,是以培養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促進受教育者主動發展的終生教育。
教育心理學研究證明,初中生有好動、好新、好奇、好仿的成長特征。這一時期的他們,身體迅速發育,精力旺盛,又活潑好動。從心理上看,他們的求知欲旺盛,有各種各樣的愛好,喜歡親自探索,對感性的、形象的、新鮮的東西易于接受。因此要把學生的這種潛能激發出來,形成他們的意志和品質,讓學生成為一個真正自主的成長個體。只有每一個學生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并慢慢提升自己,才可能使學校的辦學面貌越來越好。
一、自主化管理的概念
“自主”是指自己做主;“自主化”是指人在法律規定、社會規范允許的范圍內,不憑借人為的外力作用,主動按照自己的意志開展實踐;“自主化班級管理”是一種在自我教育理論指導下進行的教師自主管理班級、學生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人格為價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實踐。
二、自主化管理班級的必要性
學生自主化管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學校自主德育的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德育工作所追求的特色和亮點。班級是學校的一種重要組織,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班級管理是班級中重要的活動,班級管理的效果決定著班級建設的質量,進而決定著學校的辦學質量。學生的自主管理體現得越充分,積極性就越高,班風就會越好,校風才會越好,學校的辦學質量才能越辦越好。
三、自主化管理班級的目的和宗旨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自主教育的目的是喚醒、發展人的主體意識,培養現代人,促進國家現代化,促進人類進步;其宗旨是以班級為載體,提供和創造學生主動成長的機會,以此來發展學生個性特征,激發學生主體意識,鼓勵學生創新精神,體現學生實踐能力,讓學生主動去感知、體驗、判斷、認識、實踐、成功與受挫,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自主化管理班級,可以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人合作、學會生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如何建設學生自主化管理班級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和心得體會,與大家談談如何建設學生自主化管理班級。
1、轉變教育思想,喚醒學生主體意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從主體教育論出發,現代教育觀強調要讓學生學會做主人,教師必須先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意識,再加強學生自身主體意識,通過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來展示學生主體人格。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縛,學生已經習慣于做一個在家服從家長,在校順從老師的乖孩子,但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按傳統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乖孩子已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教師不僅要自己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更要幫助學生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真正成為教育主體。
2、建設學生自主化管理模式。現在的班級管理,班主任大多事無巨細,一統到底,形成了老師怎么說,學生怎么做,即使班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師的助手,如何把班集體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必須改革現在的班級管理模式。
首先,民主選舉班團干部。在全班同學相互認識和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實行差額競選,在選出的班團干部中,召開班團干部會議進行分工。在分工問題上,班主任應拿主導意見,尤其要安排好班長和團支部書記人選,一定要由同學們信得過、能力強、肯吃苦、肯為大家服務的學生擔任。要避免出現:把班干部頭銜隨意套在班上難管、調皮的學生頭上。要充分發揮班團干部的帶頭作用,形成可靠的、穩定的干部核心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實行雙線管理、專項承包、團隊組織等自主管理班級模式。
第一,常務班委會管理制:常務班委會管理班級:主要負責班級的日常學習、量化檢評、文體衛生、公物管理、班費支出、評優樹先、對外宣傳等工作,并協助、督促、指導各相關負責班務的值周班干部開展工作,并向常務班長負責。值周班委會的考核每月進行一次,由常務班委會考核小組評價劃等次(優、良、一般、差四個等次)。
第二,值周班委會管理制:也就是值周班長制。值周班長制是指經民主推選,每5至9位同學一組自由結合,組成一個班委會,負責本周班級的所有事務,其中1位同學總負責,任值周班長,其余4至8位同學分工負責班級的學習、體育、衛生、紀律等班級日常事務。值周班長負責一周的班級管理工作,作好值周記錄,寫出心得體會。
第三,專項承包,責任具體。專項承包是指除常務班委會管理班級和值周班委會管理班級外,又分公物、行為、思想三方面讓每位同學承包其中的一項來管理班級。畫出公物承包管理圖,形成行為承包管理規定,每人一份,明確負責人承包哪一處、哪一項,規定每位承包者的職責范圍,并逐漸完善建立起一套規章制度:《日常行為專項檢查承包分工》、《公共物品承包者及職責范圍》等等,并完善檢查監督體系,實現“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干”。
第四,團隊帶頭、組織引導。班級管理中應充分發揮團隊組織的模范帶頭作用,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帶動全體同學參與班級管理。①設立“團員之家”園地,用來宣傳有關政策規定、先進理論、及時表揚優秀同學,由全體同學以手抄報的形式輪流來辦,做好輿論導向。②設立“班主任信箱”。同學有什么困惑或不解的問題,可以向“班主任信箱”反映,團支部組織同學予以解答,也可以讓班主任解答,或面談,或回信,以增進師生、生生的交流溝通。③成立由團員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每到節假日,搞好日常志愿活動:比如每一節課前為老師準備一杯水,學生患病時由服務隊負責送通知教師等等。
3、量化考核。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集體的建設必須有明確的班規,班規的制定要從班級實際需要出發,由班級干部、全班學生充分協商、民主制定,充分征求全班學生的意見,調動學生參與決策的積極性,做到決策民主、公開,這樣才能提高執行的自覺性。班級規章制度必須是獎、懲結合,可制定班級操行分試行辦法,操行分采用基礎分(100分)和加分、扣分三部分構成。獎勵部分要對學生的發展方向起到引導的作用;懲罰要針對不同的情況分門別類。學期德育操行分將作為評優選先、綜合評定,甚至座次安排的依據。這樣全班同學都可以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比照班規執行日常管理,做到對事不對人,這樣使班級管理經常化、客觀化、公開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4、評選優秀,爭創先進。表揚是班級管理的常用策略。對學生要善于表揚,只要表現良好,不論多么細小的瑣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揚,表揚可以帶來價值感和榮譽感,可以使人更加奮發地工作,使學生學會賞識別人,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增強學生的成就感、班級榮譽感和班級歸屬感,使學生自信、自愛、自強的種子生根發芽,使班級產生出無比強大的創造力和親和力。
五、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創設自主管理氛圍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見識和能力畢竟有限,因此,教師要注意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及時指導學生的工作,為學生創設自主化管理的氣氛,引導學生積極開支腦筋,想辦法,根據班級特點,能動地、自主地進行工作,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學生,要大膽放手,但又不是說教師什么也不管,也不是讓學生想方設法畫地為牢,束縛自身,是在班主任的啟發、引導、合作探索下,激發學生自我追求,不斷學習,對自己的思想表現進行自我認識、自我監督、自我克制和自我糾正,以提高自身素質,形成良好習慣。
經過實踐證明,學生自主化管理班級可以大大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培育高尚的品格、健全的身心。有這么一名話:“乞丐不羨慕百萬富翁,他只羨慕那些收入比他更高的乞丐。”這句話說明了羨慕通常只存在于同一層面,而且身邊的人對你的影響遠比那些離你遙遠的高大的英雄人物要深遠得多。所以,讓學生開展自主化管理班級,讓身邊的好的榜樣來感染每一位同學,教育就如春風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從開展學生自主化管理班級研究以來,我所帶的班級在管理效率上大大提高了,因為學生每天相處在一起,學生干部能夠抓住每一個細節和教育契機,而且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比較親切和直接,學生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強化,從而促使班集體更加團結,更加追求進步。
總之,實行學生自主化管理班級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和深化課程改革的需要,是學校落實人本主義管理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的需要。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而古語也有“授人魚,不如授人漁”。好的習慣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如果能讓學生學會管理、學會自主,那將是我們作為教育者給學生帶來的最大收獲。
參考文獻
[1] 魏書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2008,4.
[2] 李偉勝著.班級管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 劉正榮著.中小學班級管理:從技巧到技術.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9.
[4] 陸海富著.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藝術.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4.
[5] 萬瑋著.班主任兵法(修訂版).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6.
[6] 遲毓凱著.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