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珍
【摘 要】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課已悄然進入教學領域,文章指出了微課的教學價值,就微課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了微課教學模式的選擇和微課設計的方法,討論了微課的具體應用策略,以促進教學改革,進而培養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微課教學;中職英語;教學模式;微課設計
近些年來,職業教育如火如荼進行中。在傳統教學模式下,中職英語教學質量并不理想,很多時候不能取得預期教學效果,而作為新型技術人才培養的英語教學,更期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思路,提升教學質量。因此,進行教學改革創新勢在必行,中職英語教育改革也是迫在眉睫。微課是教育教學改革和信息技術融合的產物,具有短小精悍、易用實用的特點。把微課應用于中職英語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破傳統教學的弊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因此,中職英語教學中應積極運用微課,運用微課進行英語教學改革創新。
1實現微課的教學價值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了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教學中,微課的目的是使學生在課前或課上更快地、主動地接受知識,使教學目標更容易達成。倘若微課并沒有為師生帶來學習上的便利,便要考慮微課制作的必要性。例如在am、is、are的意義和基本用法教學中,制作8分鐘的微課視頻,知識點本身是十分簡單易懂,且教學對象是初中畢業的中專生,制成視頻,稍顯繁瑣又耗時。而有些知識點難度較大甚至枯燥,若僅依靠教師課堂口述講解,學生理解不透徹或不感興趣,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2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
微課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的時候,首先應結合既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模式。隨著微課的流行,產生了兩種新型個性化教學模式:翻轉課堂(課前使用微課)和半翻轉課堂(課中使用微課)。傳統教學,先教后練;而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個性化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結構發生了變革,先學后教,即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個性化輔導相結合。問題是用何種方式才能使微課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得到最佳效果。
首先,倘若知識點難度較大或者分信息點較多,建議采用翻轉課堂模式,反之采用半翻轉課堂模式。比賽中某教師的微課話題為How to Attend an Interview,介紹了參加面試的禮儀、面試用語,及面試技巧,如此繁多的信息需要反復觀看進行記憶,所以選擇在課前下發給學生,以便利用足夠時間反復自學。相對而言,識路標這一知識點簡單易懂,可選擇課上共同觀看學習。
利用觀看視頻前的銜接引出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率。在比賽上課環節中,某教師采取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上課主題為An Invitation Card。雖然微課中分信息點多,既包括guest,host,time,place,dresscode,RSVP,也包括在美國18歲可以做哪些事情等充實內容的信息,但這位教師在播放微課視頻之前,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活動,將制作邀請函所應包括的重要信息列在黑板上,并要求學生抓取視頻中與此相關的信息。因此,學生在觀看時,學習目標明確,主次分明。相反,缺少了一定的引導銜接,不僅師生互動稍顯缺乏,學生還會不知重點,浪費時間。在翻轉課堂模式中,多數教師都能隨之下發課前任務書和少量練習,引導學生有重點地自主學習。這種銜接無疑提高了自學效率,為課上的鞏固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3巧妙設計微課
微課的價值在于引導學生自主、個性化的學習。做好一節成功的微課,完備的教學設計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在設計微課時,需從學生的角度,非教師的角度去制作,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要符合中專生心理特點,以簡潔清晰、活潑生動為主。而且,一切效果要為烘托微課主題服務。切忌花哨、喧賓奪主。
然而,何種設計才能讓學生看懂、理解,直至掌握知識點才是關鍵。
首先,微課雖小,五臟俱全,即要求環節完整。微課本身是一堂課的縮影,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當然要包括導入、講解、練習,甚至還可加上反思,只不過所有環節要以靈活的方式展現。
其次,教學設計需新穎巧妙。可將知識點融入到某個小故事中,做到故事貫穿、情境引導,以便吸引學生,記憶深刻。亦可通過做任務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步步掌握知識。知識點的講解最好既分層次,又環環相扣。比如某教師的教學內容為問路指路,環節一,檢查微課的自學效果,識路標。環節二,教迷路的小男孩認識模擬街景中的路標并用英文說出相應指示語。環節三,簡單的一問一答,為小男孩指路,練習問路指路對話。環節四,在模擬街景圖中幫助教師前往比賽當地的一個景點。這四個環節呈階梯式排列,難度逐步增加,從認識到表達,從短語到句子,從句子都對話,層層剖析,鞏固知識,引發新一輪思考,加深記憶。且授課內容又巧妙地與當地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勾起學生興趣和挑戰心理,利于學習目標的順利達成。
另外,制作微課時,有時需“想在學生前面”,即附上理解的誤區或者常常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內化知識,令其印象深刻。有位教師的微課作品話題為How to attend An Interview,在理論性講解后,設計了真人模擬面試環節,分別展示了失敗和成功的面試作為對比,不僅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還引導其學以致用,更加清晰直觀,記憶深刻。
最后,學生看完視頻講解,需有成功體驗,增強自信,減少對英語的“反感”。這可以體現在完成任務后的相應獎勵。在問路指路這一話題的上課環節,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了三條賽車道,粘上3輛卡通汽車。只要完成任務,相應組隊的小車便前進相應難度所代表的距離。終極任務是幫助這名外地教師找到比賽當地的某景點,最后的總冠軍組隊得到了這名教師在那里買的禮品。在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借鑒這一反常規的貼切的獎勵方式,既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又會勾起學生闖關的欲望。
總之,微課的目的是以活潑生動的形式和視覺效果吸引學生,降低知識難度,化抽象為具體。如果能將師生都不愿理會的難題變得“迷人”,便達到了目的,實現了微課的價值。
4滲透職業關聯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中強調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養,而且,要將教學設計中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或未來職業結合自然、合理,教學目標關注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獲得。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并有意灌輸中職學生通用職業場景中的職業意識。
微課作品大部分話題都和生活、職業場景相關,即便一些與詞匯和語法相關,教師也會在上課環節做出生活、職業場景相關的對話交際設計。這說明教師們都很好地貫徹了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英語教學理念,將知識運用融入到模擬場景中,利于學生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和職業素養,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
5總結
總之,微課作為一個新興的課題,為中職英語教學改革開辟了新的途徑。但在教學改革實施活動中存在很多問題值得思考,應更深入的探索,在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的同時,逐步完善其應用,彌補漏洞,最重要的是要切實提高教學針對性與實效性,將英語教學和職業培養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把中職英語教學模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為中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順利完成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馮守寧.微課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6(14)
[2]郭曉嵐.中等職業學校英語分層次教學探究[J].外語研究,2012(5):12
[3]趙慶娜.微課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3):2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