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華
摘 要: 作者以農村高中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為依據,結合個人的實際經驗,以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為目的,闡述影響農村高中生數學成績的原因有:學生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學生不重視基礎;學生沒有掌握高中數學學習方法;學生對學習數學沒有自信心。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上述情況,作者提出的解決方法是:加強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廣大農村同學在高中打好數學基礎,為將來取得更好的成績做好準備。
關鍵詞: 高中數學 學習方法 數學成績 解決方法
當今是知識經濟時代,數學正從幕后走向前臺,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在許多方面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形成人類理性思維的過程中發揮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衡量一個人能力的重要學科,從小學到高中絕大多數學生都對它情有獨鐘,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學習它。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許多小學、初中數學成績的佼佼者進入高中階段,第一個跟頭就栽在數學上,幾位文科教師閑聊時談到自己上高中時雖然很想學好數學,可就是成績提不高,最怕見數學老師,“懼怕”高中數學的現象目前是比較普遍的,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從學生學習狀態方面談談影響農村高中學生數學成績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一、影響農村高中學生數學成績的原因
1.農村高中學生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在平時教學中發現不少學生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作業一做就錯。有的學生說:“作業看看都會,做做不對,改改就不及格?!背踔薪處熤匾曋庇^、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例題后都要布置相應練習。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農村初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特別初三復習時,重點題目反復做多次。高中教師授課時比較強調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論證和推理上下工夫,再加上高中課堂容量大,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不可能每一個題型都指導學生演練,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師教學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間缺乏過渡過程,致使農村高中新生普遍適應不了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2.農村高中學生不重視基礎
平時教學中經常遇到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認真演算書寫,對難題卻很感興趣,好高騖遠。結果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要求必須扎實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3.農村高中學生沒有掌握高中數學學習方法
許多同學進入高中后還像初中那樣被動學習,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在不知不覺中滑坡,慢慢對數學產生厭學心理,逐漸放棄學習數學。高中學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較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許多學生僅滿足于課堂上聽懂,缺乏積極思維,遇到難題總希望老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缺乏自學、看書能力,大多學生為了提高數學成績在初三時往往通過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等粗放型方法學習數學,短期內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這些方法對高中數學學習是行不通的。高中數學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嚴密地邏輯推理論證,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有較強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而這些要求對剛入學的高中新生來說難度很大,因而大多學生不能很快適應高中數學學習。
4.學生對學習數學沒有自信心
由于高中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的嚴謹性、廣泛的應用性等特點,對高中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內容上造成一定的難度,因此數學學習并非是件輕松愉快的事,而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自我目標的實現。由于種種原因,大部分農村高中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遭受挫折,致使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甚至自暴自棄。
二、解決方法
1.加強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
高中數學各知識點之間具有很強的聯系性,這種聯系性可以幫助學生舉一反三,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幫助學生掌握適宜的學習方法,如課前科學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復習等。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而不是搞題海戰術,有的教師為了提高數學成績,不辭辛苦,把業余時間都花在學生身上,讓學生記公式,背典型例題,增大練習量,不但浪費自己和學生的時間、精力,而且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
2.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會學生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培養成績差學生的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給成績不好的學生機會,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關心與重視,同時講解習題時注意題型分配,把簡單問題留給基礎差的學生,并且注意對“差生”的鼓勵,使學生有成功感,更有益于學生自信心培養,讓學生面對的練習都比較接近他的最近發展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考試時習題不能過難,最好做到試題典型,知識點基礎,先讓學生建立自信心,再進行拔高訓練,使學生感覺自己也能學好數學。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睂W生的學習習慣在每一個簡單學習細節中都能體現。數學學科的最大特點是知識抽象,并且每一步都需要嚴謹的推理過程,因此學習數學更應該注重良好學習習慣養成。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分為課前、課堂和課后三步曲。課前課后的主要任務是復習預習工作,具體怎么做可以由學生自己控制。下面主要分析課堂上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優良習慣培養,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把課堂作為數學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上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培養,注重學習方法講解,更有利于學生數學成績提高。筆者認為應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
4.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應該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知識,這樣學生學習就會更有動力。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方法當然有很多,如做實驗,講數學故事,講數學歷史人物,刺激學生形成較強的求知欲。筆者認為激發學生興趣最主要的方法是讓學生參與,而不是簡單的旁觀者。例如,在講解獨立事件發生概率時,筆者準備了六十幾個一元的硬幣。剛進班級的時候就每人發一塊錢,學生馬上對此事產生濃厚興趣,然后給學生分配任務,每人擲100次硬幣,統計正面朝上的次數分別是多少,等學生完成任務再讓他們總結規律。這個教學過程的設計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說明每一個數學結論都是由試驗得來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一個小小的實驗,學生是問題的探究者,教師引導學生,促使他們認真思考,從而不僅減少教師的勞動量,而且教學效果良好。另外,教師的語言也是講究藝術性的,幽默風趣的語言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成績不好的學生上課更容易走神,對枯燥的數學不感興趣,對數學教師的授課不感興趣,常表現為上課不注意聽講,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而數學教師如果能在上課時妙語連珠、舉例深入淺出,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使學生逐漸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總之,數學是一門充滿挑戰性的學科,高中階段數學成績直接影響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品質,根據以上分析不難發現高中階段學習數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高中數學教師要在了解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結構、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的同時,加強學法指導,激發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2003.4.
[2]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層次設計.中學數學,1997.2.
[3]張振國,劉子忠,杜在義,主編.教學目標實驗與研究.
[4]淺談如何克服高中學生學習數學的畏懼心理.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