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艷
摘要: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將具體的教學內容賦予生動的情景中,比如榜樣作用、課內游戲、角色扮演、故事講述、物理實驗、生活實例、多媒體等方式,促進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是培養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數學意識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教學應用
情境教學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它能使晦澀難懂、死氣沉沉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形象、生龍活虎,更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從而有效地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一、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意義
第一,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很多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足,難以準確把握數學知識點,對于數學學科更是提不起興趣。而小學數學情境教學就是為小學生創設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情境,引導小學生積極探索數學奧妙,激發小學生走進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第二,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合理的小學數學情境教學可以將小學生的個性特征與數學知識要點相結合,寓教于樂,在傳授小學生基本數學知識的同時,鍛煉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構建數學知識結構。
第三,幫助小學生活的積極的情感。心理學研究表明,熟悉的環境有利于樹立積極的情感,增強人的認知能力。為小學生創設熟悉的環境,小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的將自己的正面的積極的情感投入進去,最大限度的的激發小學生的正能量,再加上小學數學教師的積極引導,更能幫助小學生樹立積極的情感,學起數學知識也能事半功倍。
二、小學數學情境教學對策
1、導入趣味性話題,激發學生的學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由于數學本身是一門抽象,略顯枯燥的學科,對于尚處于智力開發階段的小學生,接受起來也存在一定的難度。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的教育處于啟蒙階段,因此,培養起學生對數學這一科目的興趣,直接關系到他們以后對數學的喜愛度,影響到學習質量。心理學也有研究表明,人在情緒高漲時的思維水平是情緒低落時的一半,通過一些趣味性的話題,激發學生的思維和熱情,將心理及情緒狀態調整到最佳,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趣味性的話題可以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及興趣點而定,比如低年級的小朋友,知識水平不高,對事物基本上處于感性認識階段,尤其是對故事有特別的愛好,通過講故事的方法來引導他們進行數學學習,可以將他們對故事的興趣延伸到對數學問題上來。比如國王分財產的故事:老國王有3個兒子,國王在臨死前立下遺囑,大兒子分到了財產的一半,二兒子分到了財產的三分之一,那么國王分給三兒子多少財產呢?教師可以以求教的口吻問學生:大家能夠幫忙想一想嗎?而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考慮用一些貼近生活的話題來引導他們,一則可以給他們建立起具體的印象,便于理解,二則可以培養他們利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思考能力。比如,春節到了,小紅家第一天送了12份禮品,第二天送出了18份禮品,每份禮品的價格相同,第二天送出的禮品比第一天多750元,大家能幫忙想一想,小紅家送出的禮品每一份多少錢嗎?利用類似貼近生活的題目為例,引導學生去解決,進而激發思維,引導他們舉出生活中的其他數學問題,共同討論。
2、創設實物情境。數學本身是一門比較抽象的系統性學科,數學知識的掌握和數學思想的培養是需要學生親身體驗的,創設實物情境,就是要將學生置于實物情境中去,而不是只靠自己的想象學習,使學生在口說、手做、耳聽、眼看、腦想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思維能力
在小學教學一年級(上冊)“認識物體”這一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實現為學生準備積木,讓學生搭建不同的物體,使小學生充分認識到每種物體都是具有不同的形狀的,然后教小學生搭建長方體、正方體等數學常用物體,并要求小學生根據自己搭建的物體說明其形狀和主要特征,最后老師進行總結歸納。物體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如果僅靠數學老師的枯燥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為小學生創設具體的實物情境,使小學生充分感受到實物的存在,才能夠加深小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3、數學中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手段更加豐富起來。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很好地將學生原來難以理解的抽象思維過程變得更生動形象,直觀可感,學生更容易明白;能夠將有限的課堂教學進行拓展與延伸,讓學生了解更好;能夠節省更多的教學時間,讓學生學得更多。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枯燥的數字、計算、圖形轉化成聲、光、電等為一體的生動形象的情境,讓教學內容更豐富多彩,更形象生動。如在教學“認識幾何圖形”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在講到“圖形與變換、圖形與位置以及測量”這一小節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件上形象生動地展現出圖形的變換過程,讓學生在課件直觀地感受到什么叫平移、什么叫旋轉,能夠直觀感受到對稱。能夠通過課件知道如何用上下、左右、前后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夠了解東、西、南、北等方位。同時,在引導學生了解這些內容的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實踐證明,情境教學為學生留有探索與思考的空間,使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是新課程教學的一大特色,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只有注意教學情境的特點,把握運用適當的教學情境,激發兒童探索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的價值和神奇,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孩子們才能走出數學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數學、活動數學、探索數學的綠洲。
參考文獻
[1] 郭紅娟.淺談小學數學情境教學[J].學周刊.2013(08)
[2] 李雁.新課標下的農村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探析[J].新課程(教研).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