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
摘要:為了更好的適應新課標改革的要求,需要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生物教學中,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良好的生物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興趣,確保學生積極參與到生物教學中來。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的優勢進行分析,并探討初中生物教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的措施,以便促進生物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初中;生物教學;情境創設
在新課標改革中,需要借助各種有利的教學工具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情況下,需要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同時,還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信息意識與能力,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與作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由于其大多數知識比較抽象,并且單純使用文字講述難以讓學生理解與掌握。因此,需要充分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將生物知識簡單、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并且充分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以便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生物知識,從而全面掌握與應用。
一、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的優勢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將生物知識融入在教學情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知識,充分發揮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在各種教學情境中獲取生物教學知識,提高學習的學習效率[1]。并且,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難懂的文字知識,通過圖像。動畫、視頻等方式呈現出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精力全部集中在教學中,從而能夠更快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點,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另外,將現代教育技術與生物教學情境融合在一起,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選擇教學案例,并且能夠不斷豐富教學案例,從而確保創設的教學情境更好符合教學要求。并且,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生物教學情境中,可以確保教學情境更加逼真,更加貼近生活,能夠將抽象、難懂的知識轉化為簡單易懂的內容,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的措施
1、利用幻燈片創設生物教學情境。在現代教育技術中,幻燈片制作技術是最基本,也是最簡單方便的技術之一。通過利用幻燈片的優勢,可以將生物知識直觀、形象的呈現出來。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較強的交互性,能夠將信息與知識直觀、形象的傳達,以便能夠更加優質的表現出知識的類型,從而讓學生在具象化的知識情境中掌握生物知識與技能[3]。由于初中生物主要是以動物、植物、人類為線索來展開教學的學科,初中生物知識是比較基本的,也是比較抽象的知識,如果教師僅用文字講述的方式來教學,無法達到新課標要求,也無法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新課標要求下,需要充分借助各種優勢以及教學方法,以便促進教學水平與質量的提高。而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生物教學情境的時候,可以通過制作特定的幻燈片來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借助聲音、圖像等方式來達到聽覺與視覺結合的效果,以便在動態的教學情境中讓學生更加容易地獲取生物知識與技能。同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采用幻燈片來創設教學情境,不僅操作簡單方便,還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4]。例如,教師在講授《認識生物》這一章節的時候,可以通過制作幻燈片的形式來創設教學情境,由于初中生剛剛接觸生物科學,對生物的定義不夠清楚,教師可以通過圖片的形式展現出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形態,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生物的定義。對生物的特征進行教學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圖片或視頻等方式來講解,生物的主要特征包括需要營養、能夠呼吸、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對刺激做出反應、能夠生長與繁殖等,在這些特征教學的時候,如果僅通過講述方式來教學,學生難以理解,通過圖片或視頻將生物知識表達出來,可以為學生創設逼真的教學情境,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生物,了解我們周圍的各種生物以及特點,從而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識。
2、利用網絡資源創設生物教學情境。在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下,網絡資源越來越豐富,人們可以借助互聯網查詢各種各樣的資料與信息。在初中生物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網絡資源來創設教學情境,以便有效的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通過利用網絡資源將生物知識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生物知識,并及時掌握與理解[5]。例如,教師在講解《環境對生物的影響》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對網絡資源進行適當的選取,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晏子使楚》視頻來導入該課程,在《晏子使楚》片段中有“橘生淮南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對話,其中橘與枳均屬于生物,由于受到土壤與水分的影響,使得該生物在不同的地區生長為不同的生物。教師可以從這段典故中引導出環境對生物影響的相關知識點,環境包括水分、土壤、溫度、陽光、空氣、濕度等。教師還可以通過霉菌在不同溫度下的狀態的相關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各種生物在環境影響下的狀態,吸引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探究,并深入理解生物知識。并且能夠讓學生通過對相關的事例來分析生物知識,以便充分發揮出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識。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師生課前通過利用報刊、書籍、互聯網等媒體共同收集有關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正、負兩方面)的資料,培養學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發學生關注生物信息的興趣。課上分析資料,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就發生在身邊,充分認識人類活動對生物圈造成的負面影響,產生危機感,增強責任感。
3、利用動畫、視頻創設生物教學情境。由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具有較強的交互與模擬功能,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可以借助該技術創設良好的生物教學情境。與靜態的圖片相比,動畫與視頻更加直觀具體,能夠將視覺與聽覺相互結合起來,其感染效果更好。可以更好的創設生物教學情境,能夠形象的將生物的結構特點以及各種功能作用等體現出來。并且可以通過動畫或視頻將肉眼不可觀察的微生物內部結構與生長動態等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的展現出來,可以將抽象的生物知識具體化與常識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識,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能夠激發出學生對生物的積極性與探究性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講到咽、喉的作用,先請同學們觀看學生自編自導的小品“吃飯風波”,并思考為什么吃飯時不能大聲說笑。學生觀看后積極思考,自由發言。教師講授:吃飯時大聲說笑,容易被嗆到而引起劇烈咳嗽。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呢?請看動畫,教師播放吞咽動畫,提供吞咽與呼吸關系圖,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軟腭、會厭軟骨的變化,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教師對他們的發言進行評價。講述:吃飯時大聲說笑,就會使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下,食物進入氣管而引起咳嗽。所以,我們在吃飯是要養成良好的“食不言”的習慣。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師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利用簡單的器材和動畫讓學生理解呼吸運動的過程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情感,創設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條件。創設的活動讓學生積極觀察,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其中。給學生留有認知水平的思維空間,提供了學生交流合作的機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了成功,獲取了知識。第四章第二節血流的管道---血管,對于血管的結構及血流速度等知識,學生并不了解,通過書上的圖片和敘述也難以在腦海中形成直觀、深刻的印象。教師充分運用了視頻資源,以直觀的方式展示了三種血管的抽象特點,通過學生自己總結三種血管的血流速度、管壁薄厚等特點,從而突出了教學重點,也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結語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順應新課標要求的發展,促進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高,需要借助各種教學工具以及各種教學方法。在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中,需要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的創設良好的生物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中學習生物知識,并將復雜、抽象的生物知識通過動畫、圖片、視頻、聲音等各種途徑轉換為具體的、簡單的知識,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從而有效地促進生物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金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初中生物教學情境[J].中國電化教育,2013,23(12):114-115.
[2] 黃敏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生物教學[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6(02):183-184.
[3] 沈芙蓉.談談現代教育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快樂閱讀,2014,21(08):216-217.
[4] 黃珊珊.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初中生物情境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刊),2013,22(17):582-583.
[5] 錢麗媛.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初中生物情境教學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4,32(25):903-904.
[6] 劉海青.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初中生物教學情境[J].生物技術世界,2013,27(18):89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