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君妮
摘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經常遇到一少部分學生缺乏獨立學習的能力,對學習數學缺乏自信心,學習方法不當,沒有努力目標,死記硬背不求甚解。有的學困生索性放棄數學,教師講課聽不進去,自暴自棄。所以,對數學學困生的轉化迫在眉睫。教師要針對個體、鼓勵學生樹立自信,改革教學方法,激發興趣,張揚個性,讓學困生的數學學習不斷進步。
關鍵詞:初中數學;困難生;策略研究
越來越多的學困生的出現,對新課程改革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在教育全面改革的局面下,對學困生的轉化也是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方式。要想有效地轉化學困生,就要找準切入點,對癥下藥。在充分了解了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學困生的表現以及學困生的心理特點之后,運用一些相應的教學策略使學困生走出困境。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的特征
1、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心理方面的特征。
(1)缺乏數學學習興趣,有較強的自卑感。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大多數的數學學困生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學習數學僅僅是因為外部的一些壓力,很不情愿地去學習數學。同時由于長期以來數學成績都不理想,又有著很強烈的自卑感。認為自己就不是學數學的料,沒有學習數學的信心。
(2)缺乏數學學習意志力,有著過分的焦慮心理。初中數學學困生還有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學習數學的意志力薄弱。上課時老師講到一個知識點,如果聽不懂,就不再繼續聽下去了。下課后老師布置的作業,如果碰到計算稍微復雜點或者做的題目沒理解透,同樣也不會再繼續下去。上數學課或者數學考試,就會明顯感到焦慮,處于緊張的狀態。
(3)缺乏數學帶來的成功體驗,數學學業成績差歸咎于客觀因素。長期的數學成績不好,很少體驗到數學成功帶來的樂趣,更加就體會不到自我實現這種高層次的需要了。數學學業成績差歸咎于試題出得難、時間不夠、老師教得不好、班風差等等,主要從客觀方面找原因,而不是從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
2、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行為方面的特征。
(1)態度上不端正。上課時基本不聽老師講課,或者聽了幾分鐘就走神了,聽不懂后去影響周圍的同學。有時候就去看與數學無關的書籍。課后對于作業就是抄襲,敷衍了事,也從來不去看數學書。
(2)方式上不正確。首先,課前預習就沒有去實行。其次,課堂上沒有認真聽講,有的知識點沒聽明白的,課后沒有去問老師或者同學。最后,課后作業完成得不認真,解題不細致。對概念就是死記硬背,沒能理解概念,基礎知識沒學好,導致后面的學習更是無從下手。
(3)意志上不堅定。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時,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在學習數學時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當遇到困難時,往往不能保持學習的持久性跟學習下去的毅力,而且急于向別人求助,不愿意自己想解題的思路。
二、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注重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
(1)加強思想教育,明確學習目標。為了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數學教師要注重情感教育,關愛學困生,與他們和諧溝通,不歧視,不諷刺,必要時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及時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數學老師是在真心實意地幫助他們,從而激發他們數學學習興趣,把落下的課程盡快補上來。學困生學習動力不足,數學教師可以與他們談心,了解原因,鼓勵他們刻苦鉆研、克服困難,尊重信任學困生,建立起融洽互愛的師生關系。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結合理想教育,介紹著名數學家華羅庚逆境成才的故事,讓學困生重塑自我,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動力。
(2)夯實基礎知識,鼓勵課前預習。學困生數學基礎知識薄弱,教師要耐心地對其進行專業輔導,學習新課前,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自學。對不懂的知識在預習時作上記號,上課時認真聽,多提問。引導學生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結構和聯系,總結尋找學習的規律,培養自覺學習的好習慣。解決問題時,也要注意啟發引導學困生,讓他們自己動腦分析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隨時糾正分析問題時出現的錯誤,培養自覺思考問題的能力。
2、營造和諧氛圍,改革課堂教法。
(1)創設探究情境,放飛思維夢想。學困生思維能力較差,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在教法上不拘一格,靈活多變。自制教具,創設探究情境,給學困生動手操作的機會,放飛思維的夢想,使其養成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時,教師鼓勵學生動手做一個三角形,再讓學生把三個角都剪下來拼成一個平角,從而在操作中發現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學困生也很感興趣,自己通過努力,掌握了數學規律,學習興趣變得濃厚。教師優先提問學困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及時表揚他們的進步。
(2)建立學習小組,張揚學生個性。學困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教師要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困生將多種感知進行配合,激發形象思維,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調動數學學習興趣。對數學學困生的要求不能過高,應實施遞增、螺旋式上升的教學手段。教師要組建第二課堂數學活動小組,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幫助學困生,鼓勵學困生積極發言,闡述自己的觀點,設法給學困生多一些學習和思考的時間,對每一個思維環節都要進行體會、評價和消化,提高他們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主動建構數學知識。例如:在講三角形三邊關系時,教師可讓學生在小組里利用小棒探討,組三角形,從而發現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學困生在小組交流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
三、結語
學困生是阻擋數學教學向前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障礙,因此對于學困生的轉化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那么此時就需要教師運用最大的耐心以及高水平的專業素養,充分發現學困生心理障礙并且進行開導與鼓勵,將心理教學與基礎知識教學恰當融合在一起,并運用到對學困生的數學教學上。教師當以最大的耐心,最有效的策略讓學困生徹底轉化,真正提升數學教學的策略。
參考文獻
[1] 李祥龍.論中學歷史教學與學生人格素養教育的關系[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2):179.
[2] 席宇紅.中學歷史教學滲透人格教育探析[J].老區建設,2012(12):69-70.
[3] 李文.淺談歷史教學與人格教育[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