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芳妹
【摘 要】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新課程倡導在化學教學中睿智創設問題情境,引領學生有效思維,精心設計實驗,引領學生有效研究,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提升化學的有效性。因此,為保證高中化學教學水平的提高,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我們教育工作者要跟緊時代的步伐,通過鍛煉來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將枯燥無味的化學知識趣味化、生活化。
【關鍵詞】高中化學;創新教學;策略研究
引言
就素質教育而言,課堂是其實施的主陣地和主渠道。而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開展的核心,更需要通過課堂教學形式來開展并完成。因而從當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角度分析來看,采取有效策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是當前高中化學教師所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文基于此就高中化學實驗創新教學進行探討,希望有所指導和幫助。
一、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要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設一個適宜的情境,在課堂中竭力提倡創新,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能力,養成創新習慣與膽識。學生與老師應當互相尊重,教師要對學生關心、尊重、信任。教師對學生的付出會引起全體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使學生更加尊重老師。
其次,老師要讓教學氛圍更加和諧、平等與自然。要經常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回答正確時要及時表揚,這樣對于那些平時不敢回答問題的同學是一種很大的激勵。對于學生回答錯誤或者不會的知識,老師不應埋怨。再這樣一種相對寬松的教學氛圍中,會消除傳統師生的拘束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師生之間的對話與學習交流更加簡單而活躍,這對創造性思維的形成特別重要。在化學這一科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讓學生通過對現象的分析,鍛煉學生思維上的拓展,提升思維品質。更進一步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起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二、誘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創造的過程中,創新精神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具有勇于質疑,敢于探索,堅定不撓的精神。創新精神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這種精神是需要靠后天一點一點地訓練而慢慢修養而成的。所以,高中教師應注重去培養學生的好奇心理與求知欲望。讓創新精神成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習慣性行為。動機往往是創新精神的導入條件。哈佛大學現任校長勞倫斯·H·薩穆斯,在世界大學校長論壇講過:“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欲作為動力,就不可能產生那些對社會和人類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因此,可以看出,世界上的一切偉大發明,其創造的根本動力都來源于對待事物所產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三、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滲透到課堂授課中
化學中涉及很多有關綠色資源以及保護環境的知識,教師應該注意加大課堂滲透力度。化學對于日常生活的影響已經滲透到各個方面,而近幾年的高考趨勢反映了考題的生活化,眾所周知,化學中有關綠色資源的知識很多,例如,大氣污染的來源及其分析,環境污染的問題,綠色節能資源的問題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可通過靈活生動的講課方式將生活中的問題引到化學知識上來,降低化學的門檻,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學科的普遍性,以此來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四、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用“探索法”去組織實驗教學
教學中,適宜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用“探索法”組織實驗教學。一般情況下,學生實驗都是安排在講完新課后進行的,而且大多是讓學生重復教師課堂上演示過的實驗。這樣的實驗只是起到鞏固書本知識和訓練操作技能的作用,屬于驗證性實驗。
它的弊端也多:
一是: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甚至挫傷了學生的探索積極性;
二是:驗證性實驗的一切現象和結論都是學生已知的。嚴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學生的智慧、手腳束縛得死死的,不利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三是:不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且易使學生產生惰性或無可奈何的感覺。
相反,探索性實驗則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一是:實驗前學生不知道實驗的現象和結果,這就要求他們認真、正確地操作,仔細敏捷地觀察,忠誠老實地記錄:
二是:有利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化學實驗的現象總是多方面的,而這些復雜的現象又是人們認識物質變化的向導。探索性實驗不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還要求把觀察實驗的過程和抽象思維的過程結合起來,要求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過宏觀現象,認識到微觀世界的本質變化,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高度。
創新能力培養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教師才能的發揮提供了更加寬廣的舞臺。當然,我們有理由相信,化學教學會緊跟時代步伐,因時而變,進行調整與創新。通過教學工作者的不斷努力與摸索,高中化學的創新教學一定會有質的突破,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能得到更好的提高。因此,重視和探索化學課堂創新教學,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智能,有助于培養出富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應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創新教學探究[J].《新課程·上旬》,2014(4)
[2]劉兵.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試題與研究,2013(7)
[3]田自祥.淺談培養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1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