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章優
【摘 要】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在新課標的大背景下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此影響下,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初中學校教育的重點,和教育工作者為之努力的方向,本文將結合作者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和體會,對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研究,在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積極有效的學習,把全新的教學理念轉化為可操作性的教學行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力和創造力,是我們教師長期思考的課題。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認識和做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能力;課堂有效性
一、教師應加強學習,提升專業知識
俗語道:“青出之于藍而勝于藍”,作為教師對待學生要有良好的心態,學生對知識的汲取是多渠道的,其中,很多知識都不來源于學校,由此可見,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習,只有持續不斷的學習,才能保證知識體系的時代性,并避免在學生提問題回答不上來的尷尬場面。在知識的儲備上,教師一定要不斷豐富,這樣,在應對任何難題時都會游刃有余。人們常常認為,如果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身必須要有“一桶水”的知識儲備。而現如今,這個信息知識不斷發展的時代,教師只有“一桶水”是達不到要求的,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要有“一井水”,并且要保證這“一井水”的活性。由此可見,教師必須要持續不斷的學習,并且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生接受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了初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指導預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預習是學生學習環節重要的一環,教師要讓讓學生盡量做好課前預習,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養成自學的習慣。
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時,可先列出預習提綱,提綱內容必須有利于歸納課本知識并具有啟發性,是學生的預習有計劃、有目的。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中學習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更適合自主個人探討,我精心設計好問題提綱:①什么是配方法?如何描述?②配方法的關鍵一步是什么?③配方法的一般步驟是什么?④通過配方之后,實際上是用什么方法進行解一元二次方程?你會嗎?⑤比較當二次項系數為1和不為1時,配方步驟有何不同?有何聯系?上課時教師再與學生共同探究提綱的答案,并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講解,這樣學生對知識能掌握得更牢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精心引導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課堂45分鐘是一節課的常數,這表明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講得時間愈多,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就愈少。因此在教學中要實現教師的角色轉換,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引導者先要看教學設計中師生對學生的占有量。教師和學生活動總量均應在課前備課、整合問題情境、教學設計考慮之列。
首先課前應精心備課,粗線條地設計,使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有機結合;其次是整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透過表象,把隱含著的深層意思挖掘出來。
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給學生以充分思考的空間,把問題教給學生,讓他們在交流探究中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這樣能夠極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指導練習,及時反饋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在指導學生的練習教學中,我通常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具體做法是:1.聯想教材,習題中出現哪些數學概念或有關定理?它們是怎樣論述,分析的?2.聯想教學內容,習題中出現的概念或定理在課堂上老師是否講過?應怎樣應用概念或定理解題?3.聯想練習,本題中的內容在以往做過的練習中是否出現類似的情形,解答的方法和要領是什么?4.注意定理、公式成立的條件有時還要根據題意畫示意圖,幫助分析。5.引導學生多反思,從不同側面、不同層次分析同一類教學問題,多途徑解答。
五、課堂提問,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數學畢竟是一門理科性質很濃的學科,在對它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多思考,這樣才能更深一層地了解數學。任何一個數學學得好的學生,必然喜歡思考,凡事喜歡探究,想要自己找到答案。因此,在教學中,老師也要充分認識到這點,多進行課堂提問,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例如,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會學到《相交線與平行線》,這章內容涉及很多零碎的知識點,老師在上課時,就應該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1)相交線所形成的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等該如何判定;(2)平行線有哪些性質;(3)平行線該如何判定;等等。老師拋出這些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找尋答案。這樣的初中數學課堂,才能提高教學有效性。
六、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相互探討
數學世界奧秘無窮,永無止境,在這個世界里行走,僅靠自己一人,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努力,多進行溝通交流,聽聽別人的想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合作學習,老師給予學生交流的平臺,鼓勵他們相互探討,一起追尋數學的腳步。
例如,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會學到《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在數學中,對數據進行處理是必須要學會的一項技能。這節課的教學,老師就應該要讓學生學會這些知識。但是,這是一個龐雜的過程,僅靠某個學生自己一人,很難做好這項數據處理工作,因為一個人的大腦很難考慮的那么周全。通過合作學習,集思廣益,將大家的想法集中到一起,共同探索,那么最后的結果肯定很容樂觀。如此,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自然水到渠成。
總之,如何提高教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長遠的課題,只有我們教師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合理運用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和發展學生的教學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